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二轮“双一流”张榜山东3高校8学科入选

综合新华社电 记者14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山东3所高校8个学科入选,分别为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新增)、数学、化学、临床医学(新增);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147所高校上榜新名单

“双一流”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性和标志性工程,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首轮“双一流”建设于2016年启动,至2020年结束,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效明显,但仍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

“我们既要充分肯定首轮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也要充分认识到‘双一流’建设进展成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匹配,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建设中,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战略定位,着力解决‘双一流’建设中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认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首轮建设实际成效以及各方面意见,经专家咨询,确定了“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认定原则。“一是不作大进大出的调整;二是需求引导下的布局调整;三是鼓励建设高校主动对接需求、优化学科建设口径。”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共涉及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

会科学学科92个。

“新一周期建设高校和学科数虽略有增加,仍然是中国庞大高校和学科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它们数量虽少却充满丰富性、多样性和内在生长性,以及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深化改革发展的引领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静寰说。

山东3所高校8个学科入选,分别为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新增)、数学、化学、临床医学(新增);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与首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相比,本轮共有7所高校“上车”成功,分别为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具体到学科,分别为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湘潭大学:数学;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南方科技大学:数学;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16个学科被给予公开警示

教育部除了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之外,还公布了首轮建设中被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16个建设学科。

在首轮建设中被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16个建设学科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内蒙古大学的生物学;辽宁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延边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宁波大学的力学;安徽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华中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广西大学的土木工程;西藏大学的生态学;宁夏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新疆大学的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海军军医大学的基础医学;东北师范大学的数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教育学”;上海财经大学的统计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应用经济学”。

为增强建设动力,完善约束机制,对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的部分学科给予警示,相关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本轮建设不再区分大学与学科

与首轮相比,第二轮建设名单的一大变化,是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

“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赋予部分高校建设自主权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改革任务之一是扩大建设自主权,推动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

从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放权的主要考虑,一是两校学科建设可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二是对两校实行目标管理,权责匹配,强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方向,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时间节点;三是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

“扩大部分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权重点是分类推动建设高校建设体系优化和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目标是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打造自立自强战略科技人才第一方阵,激发原始创新和关键领域突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扩大学科建设自主权在本质上是压任务、担责任,为的是更好地激发高校的建设活力,而不是给高校分层,也不是贴标签。三部委将在后续建设中,陆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