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撤退”仍在继续。记者根据银保监会最新数据统计,截至6月21日,今年已经有1357家机构退出,同期设立的机构数量为475家,以此简单计算,年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净退出882家。
分析人士认为,保险公司撤销分支机构,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进行数字化转型,且撤销的主要是层级较低的营销服务部。同时,险企也有扩张行动,新设立的机构多为中心支公司或支公司。
退出主体多为营销服务部
从历史数据来看,2021年,2197家保险分支机构退出市场,2020年的这一数字为971家。综合险企退出的分支机构和新设机构计算,2021年险企分支机构净减少448家,而今年,截至6月21日,险企分支机构就已净减少882家。可见,今年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撤退仍在加速。
有的险企批量撤销营销服务部。例如,6月16日,某大型寿险公司江西地区的16家营销服务部退出市场。6月15日,某大型财产险公司河南地区的22家营销服务部退出市场。
从险企分支机构类型来看,退出的机构多为营销服务部,其次为支公司。以6月份为例,截至6月21日,共有241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其中,营销服务部共184家,占比达76.3%。而从新设立的机构类型来看,中心支公司或支公司是主流。同期,险企新设立机构47家,其中,33家为中心支公司或支公司,占比为70.2%,6月份共新设1家分公司,其他机构为营销服务部。
对于退出机构以营销服务部为主的原因,一家险企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近两年,越是在下沉市场、越是低级别的分支机构就越难出效益,而每一级机构都需要承担业务职责,一旦分支机构效益太差,就有可能被纳入退出范围。”
降本增效是主因
对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持续“大撤退”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大多是为了降本增效、进行数字化转型。
从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近两年,保险行业发展速度减缓,一方面,受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因素影响,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购买保险的意愿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保险代理人队伍流失严重,寿险业的个险渠道发展承压,同时,在车险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财险承保端压力持续加大。在此背景下,出于降本增效等方面考虑,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加速撤退。
对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撤销,政策层面亦有相应引导。去年9月份,银保监会印发《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要求险企设立分支机构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审慎决策、严格管理。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不具备基本经营条件、服务能力严重欠缺、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等情形,或因战略调整撤销分支机构,应提出分支机构撤销申请。
同时,银保监会在向各财险公司下发的一份指导意见中提出,引导中小公司摒弃贪大求全的经营
理念、缩小管理半径,合并裁撤低产能分支机构。
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博士邱剑对记者表示,从财务角度看,险企撤销已有分支机构,一般情况下是由于该分支机构陷入亏损或者业务预期较为悲观;从业务发展角度看,财险公司若非涉及农险业务,大面积铺设营销服务部的必要性较小,尤其是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较快的情况下,险企可以充分利用技术开拓市场,对机构和人力的依赖度有所下降;从效用角度看,分支机构的保费若无法达到一定规模,就难以摊薄固定费用、管理运营成本,员工待遇较低,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因此,撤销一部分低产能机构,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服务能力。
据渤海财险公开信息,其在2022年考核中突出业务结构优化和对非车险考核,实行“亏损机构一票否决制”,突出对新单经营成本的考核。同时,渤海财险推进亏损分支机构治理,坚决裁撤亏损机构,加速出清亏损业务。由此可见,部分险企对分支机构的考核标准和去留态度。
上述险企内部人士表示,尽管整体来看,险企分支机构呈加速撤退之势,但一些保险服务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线下场景和物理场所,因此,险企分支机构“有进有退”。对于险企分支机构来说,如何提升效能、发挥优势也是一大发展课题,部分险企正在试点社区门店,将保险定制、保障风险测评、保单咨询、保单托管等一系列服务纳入其中。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