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后急跌,连续跌破6.90、6.91和6.92关口刷新两年新低,16时30分收盘报6.9210,较上一交易日跌589个基点。这是2020年8月26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首次跌破6.90关口。
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8月29日接连跌破6.90、6.91、6.92和6.93关口,最低至6.9326,较前一交易日走低超300个基点。
鲍威尔发表“鹰”派演讲
上周五晚间,在备受瞩目的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白地表示:“历史告诫我们,不要‘过早’放松政策”,“修复价格稳定需要相当长的一段限制性政策的过程”,并宣告将就遏制通胀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鲍威尔表示,当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首要目标是将美国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水平。恢复价格稳定“需要一些时间”,并且需要“强有力地”用政策工具来使需求和供应达到更好的平衡。对于备受关注的9月议息会议,鲍威尔表示,9月政策会议上的加息幅度将取决于“整体”经济数据和经济前景的变化。随着货币政策立场进一步收紧,在某个时候放慢加息步伐可能是“合适”的。
这被业内视作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历届联储主席中罕见的一场“鹰”派演讲。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并刷新20年新高。8月29日,美元指数盘中一度逼近109.5。
事实上,美元强势之下,不仅是人民币,其他货币均有承压。29日,韩元对美元比价触及1美元兑换1348.6韩元,再次刷新13年来低点。近日,欧元对美元持续处于平价下方,截至29日发稿,报0.9928;英镑则跌破1.17关口,不断逼近两年半低位。
“这堪称鲍威尔任期以来最为强硬的论述。”兴业研究宏观团队表示,一系列“鹰”派论述,击碎了市场对于美联储停止加息,甚至降息的幻想。
该团队认为,在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双目标体系下,当前美联储已经完全倒向物价稳定,不惜付出经济放缓、失业率回升的代价。演讲中鲍威尔多次引用沃尔克的观点,也反映了当前美联储的政策取向。
美联储强“鹰”表态之下,美元短期或将继续维持强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美国和欧元区之间在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周期的分化,为美元指数的强势提供支撑。冬季临近,欧元区经济或仍将面临能源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欧洲经济的疲软或将使得美元指数在年内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未来欧洲情况演变将是美元走势的关键变量。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如果欧债压力逐步缓解,则中性场景下美元指数预计将逐步拐头向下,年末可能回至100附近;如果欧洲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则美元走势可能转头向上继续挑战110。
人民币短期贬值压力增加
近来,人民币汇率有所走弱,受到市场关注。
本月以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走低态势,自6.72水平左右跌至当前6.91下方,月内跌幅逾2.5%。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则跌近2.6%,自6.71附近跌至当前6.93水平附近。
一方面,美联储强“鹰”接连来袭,市场对美联储的紧缩担忧再度升温,避险情绪推高美元需求,直接带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承压下挫。
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政策性“降息”落地,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分化将引致中美利差倒挂再
度走阔的担忧渐起。
美联储强“鹰”之下,人民币汇率短期贬值压力上升。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中美利差的倒挂,短期仍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制。但由于当前企业、居民账上的未结汇资金快速积累,叠加贸易顺差的支撑,人民币贬值压力可控。
专家认为,近期人民币波动率虽有所抬升,但人民币支撑因素持续稳固,并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最近人民币汇率快速调整的原因与4月底那次大同小异。人民币会不会继续向下调整,取决于未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是利空还是利多占上风,这并非简单的多空因素的数量对比。而且,汇率弹性增加,有助于及时释放市场压力、避免预期积累,市场多空切换将会转瞬完成。
仲量联行庞溟表示,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的弹性和幅度加大的新常态下,背后依托的诸多积极因素将长期存在,并反映出中国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促改革各任务之间的成功实践与有效平衡。 据《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