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城市大脑术语》《城市大脑顶层规划和总体架构》《城市大脑数字神经元基本规定》等三项团体标准。这是世界上首部城市大脑系列标准发布,将为我国城市大脑、智慧城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引。
此次发布的标准有三个特点:
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依托中科院和远望智库数字大脑研究团队在数字科技领域的基础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作为编制城市大脑标准的理论基础;明确了城市大脑的定义,回答了城市大脑与智慧城市的关系,创新提出采用类脑技术架构建设城市大脑。
具有产业共识的广泛性。参编单位包括中科院、清华、北大、国创会、鹏城实验室、远望智库、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电莱斯,中国电科院、腾讯、百度、科大讯飞、奇虎360、世纪互联、广电运通、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中国城市科学科学研究会、信网真、中移系统集成、天府大数据研究院、智慧足迹、中科语凡、飞诺门阵等30多家领域知名科研单位和行业龙头企业。
面向场景综合考虑了系统的动态演化。提出的框架标准为城市大脑的演化发展预留了空间,提出以最紧迫的场景问题和需求为基础,通过构建数字神经元和云反射弧,实现不同层级、不同粒度的城市大脑的统一,提出城市大脑不仅是一个城市智能治理的中枢,更是全省、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类脑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拥有完整的完整的数字神经系统支撑城市和人类社会的智能化运行。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