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科创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电池结构再迎创新宁德时代推MTB技术

宁德时代近日宣布,首创的MTB技术将率先应用于国家电投启源芯动力换电项目,成功落地其换电重卡车型。

MTB的英文全称为Module to Bracket,指将模组直接集成至车辆支架/底盘。与宁德时代CTP(Cell to Pack)、CTC(Cell to Chassis)思路相似,MTB也是通过提升空间利用率来提升能量密度。

该技术直指重卡和工程机械电动化的两大痛点——电池空间有限、应用场景复杂恶劣。

据宁德时代介绍,与“传统电池包+车架/底盘”的成组方式相比,该技术加持下的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40%,重量减轻10%;通过引入U形水冷水热技术,电池系统寿命达10000次,较同类产品提升2倍以上;可配置140KWh至600KWh 的电量,系统能量密度为305Wh/L、170Wh/kg,满足差异化使用需求;该技术使得低框架设计可行化,整车重心降低21%;可在-35至65摄氏度区间使用。

热管理技术与电池的续航、快充、安全、寿命、效率等关键性能密切相关,MTB方案与宁德时代此前发布的CTP3.0麒麟电池都应用了水冷技术,U形水冷板创新为此次MTB方案的亮点。

与麒麟电池的电芯大面冷却技术相比,U形水冷板的成型关键为热压机。

据了解,加热水冷一体管为一种叠层结构的产品,其在制作过程中均需要采用热压机进行热压成型,使得各层结构熔接固定在一起,长期以来,热压成型使用到的热压机只能热压成型平板状的加热水冷一体管。

中金公司认为,高倍率快充是车企及电池企业的重要布局方向,而快充对精细化热管理要求较高,将推动电池热管理系统持续升级。 据科创板日报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