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青岛两项目摘“国字号”创赛大奖

全链条创业服务模式提升城市“创业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在前不久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上,青岛市入围决赛的2个项目——“立昂晶电磷化铟衬底”和“职多多”,经过激烈比拼,分别斩获主体赛制造业组一等奖和劳务品牌赛二等奖。

优异成绩的取得源于创业者创意的火花、精准的慧眼和不拔的坚韧,也与一座城市独具的创业基因和优渥的创业土壤密不可分。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董海波表示,今年以来,青岛市提出“打造全链条创业服务模式”,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改革试点攻坚团队,组织实施“创在青岛”五大攻坚行动,不断提升城市“创业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截至目前,青岛市场主体总量超200万户,全市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2030户。

创业城市“赋能中心”惠及13万人

青岛市汇集全市37个部门和10个区(市)创业政策资源,建立创业城市建设政策清单,形成政策集成效应。健全创业城市建设议事协商机制,围绕工作机制协同、政策落实协同、赛事活动协同、服务平台协同等方面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打造“青春之岛,创业之城”创业城市品牌。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上,青岛市受邀作典型发言,“青岛市创业城市建设项目”获得第二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全国赛优秀就业服务项目二等奖。

线上,青岛市建设“创业一件事”“创业一个场景”,在全国首创沉浸式VR虚拟体验空间,“创业一件事”平台预计2022年年底上线试运行,集成企业注册、补贴、贷款、赛事等创业全链条服务。线下,青岛市建设青岛创业总部实体服务平台,打造青岛创业城市“赋能中心”,辐射带动全市150多家孵化载体,举办创业沙龙、产业对接、投融资对接等活动110余场次,惠及创业者13万人(次)。此外,组建青岛创业者联盟,为创业者提供跨界融合服务。

2022年培训创业者220余万人次

青岛市创新打造2022年“创业第一课”公益培训讲堂,线上线下培训220余万人次。全年遴选招募约100名创业者参加青岛创业城市合伙人百企加速营,拓展产业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创业创新能力。“明年就要毕业了,我一直在做创业项目,正在筹建实体公司。”山东大学在读研究生路凯凯表示,“学校推荐我参加人社局的训练营,不收取任何费用,还能帮我少走许多弯路。”

青岛市统筹实施一次性创业补贴和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政策,对首次创办、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创业实体,按照带动就业情况给予最高3万元创业补贴。对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的创业者免除反担保要求,创业担保贷款经办下沉到银行网点,最快10个工作日实现放款。1-11月份,青岛市政策性扶持创业3.08万人,创业带动就业6.96万人。发放创业扶持资金4.6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创业担保贷款规模10.29亿元。目前,青岛市正研究制定新一轮创业培训政策,将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各类群体纳入创业培训政府补贴范围,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创业培训。

市级孵化基地吸纳创业实体7900家

除承办本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和总决赛外,青岛市还组织举办了中国(青岛)国际菁英创业创新大赛、“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女大学生创业“雏凤”计划、胶东经济圈巾帼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我与企业家共成长”等系列赛事活动,逐步形成了挖掘青年人才、遴选项目、赋能创业的赛事活动支撑体系。在2021年中国(青岛)国际菁英创业创新大赛中荣获最具投资价值奖的芝诺科技,于2022年3月份宣布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用于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青岛市构建国家、省、市、区(市)四级创业孵化体系,已建成市级及以上创业孵化基地(园区)18家,其中,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11家,累计入驻创业实体7900家,带动就业4.2万人,产业领域涵盖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等,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青岛市开展创业明星、青岛市大学生创业明星、青岛市返乡入乡创业带头人评选,通过挖掘选树一批创业典型案例,营造创业创新氛围。开设“创在青岛”“了不起的创业者”等电视台、电台专栏,开展创业故事、创业典型宣传,培育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城市创业文化。到2025年底,青岛市争取创建4个市级创业型城区、20个市级创业型街道(镇)、100个创业型社区(村),形成政府促进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参与创业的浓厚氛围。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