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春节假期休市期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总体表现平淡,涨跌互现。在一众商品中,锡和原糖“异军突起”。当地时间1月20日收盘至1月27日收盘期间,ICE(美国洲际交易所)原糖涨幅为6.81%,位居商品市场涨幅之首;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锡涨幅为4.56%。
在此期间,WTI原油跌1.93%,LME铜跌0.74%,COMEX黄金跌0.01%。
宏观方面,美国商务部的最新数据表明,美国严重通胀或已过峰值,或为美联储进一步放慢加息步伐铺平道路。
业内看好中国经济复苏对全球商品市场的提振作用。“大宗商品旗手”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提到,中国是商品市场的主导力量。鉴于中国经济超预期复苏,市场流动性正迅速恢复,商品市场有望迎来上涨。
锡和原糖缘何成焦点
国内春节休市期间,LME锡累计涨幅达4.56%,期间一度触及32680美元/吨的高点,创下近7个月的新高,在各类大宗商品中表现亮眼。
锡最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为锡焊料,占比超过50%。近年来,半导体、光伏等新兴产业的锡焊料需求是锡价的重要推动力。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有色及贵金属首席研究员王蓉表示,需求侧预期持续走强是锡价上涨的主要动力。基于对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英国巴克莱银行上调了对主要半导体股的投资判断。春节假期期间,费城半导体指数以及海外半导体企业股票涨势明显,锡作为其重要上游原料价格亦有所跟随。同时,从实际消费来看,假期前下游补库积极,且备货周期较短。
南华期货分析师认为,市场预计电子产品行业有望在2023年二季度复苏,这是锡价自2022年11月以来一路上涨的主要原因。若电子产品的产销情况出现环比持续增加,锡价有望持续涨势,不排除回到26万元/吨以上的位置。
同一时期,ICE原糖涨幅为6.81%,位居商品市场涨幅之首。
原糖大涨源于恶劣天气或影响产量。由于强降雨影响甘蔗供应,印度食糖主产区之一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糖厂可能提前关闭。该邦食糖产量占印度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该邦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称,当地糖厂将比去年提前45天至60天停止甘蔗压榨。
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糖专员谢哈尔·盖夸德(Shekhar Gaikwad)表示,当地中部的几家工厂可能在15天内开始逐步停产。到4月底,除三四家工厂外,所有工厂都可能停止压榨。
业内看好商品市场的“中国动力”
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提到,中国是商品市场的主导力量。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油气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10%至15%,煤炭、铜、锌、镍、铁矿石等消费量在全球占比超过50%。鉴于中国经济超预期复苏,市场流动性正迅速恢复,商品市场有望迎来上涨。
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韩慕睿(Mike Henry)表示,2023年经合组织国家普遍面临经济逆境,中国将成为大宗商品需求侧的稳定力量。随着中国经济稳增长政策包括提振房地产行业以及优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等效应叠加,预计中国经济将在上半年持续巩固回升态势,钢铁产量有望连续第五年超过10亿吨。
西南证券认为,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尚欠“东风”。短期来看,大宗商品仍有机会,不同品类表现或有分化,建议关注黄金、粮食、原油等,有色金属的不确定性较大。基于国内及海外复苏节奏,短期内商品需求和价格或仍有压力。从长期来看,形成商品超级周期的条件尚不稳固,目前或处于本轮商品超级周期的早期阶段,商品市场的快速持续增长需要新动能拉动。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