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山东建成文明实践基地5000多个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昨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全省建成文明实践基地5000多个,有国家级文明村镇264个,省级文明村镇4296个。

据省文明办副主任张同海介绍,在实现中心(所、站)“五有”标准全覆盖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建成文明实践基地5000多个、文明实践公园广场3万多个、文明实践家庭站9万多个。创新开展“五为”志愿服务,精准实施“十助常陪四解”为老、“五育三保”为小暖心服务项目,建成县级“17+N”、乡级“5+N”、村级“3+N”等11万余支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早晚问候、日常代办、雏鹰课堂等一大批品牌项目。常态开展“五聚”实践活动,推动电影、图书、表演、宣讲、人气等向文明实践阵地聚集,放大学习大讲堂、文化活动室、居民会客厅、邻里议事厅等综合效应,使其成为群众最爱去的公共服务综合体。

在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通结合,着眼个人层面行为习惯养成,提出并大力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推出《如此生活》大众读本,打造基层示范点2000余个,使优秀农耕文化更具传承性、时代性。统筹推进美德和信用建设,推进美德信用进村庄社区,广泛推行道德银行、美德超市、暖心食堂等应用场景,更好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深入实施移风易俗行动,以“反对浪费、文明办事”为主题,明确提出“十反对、四提倡”,集中整治高价彩礼、恶俗婚闹、大操大办等问题,积极推行婚、丧、节、寿等新礼仪,社会新风正气不断弘扬。

统筹城乡文明融合发展,以城带乡、共建共享,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全省共有国家级文明村镇264个,省级文明村镇4296个;扎实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和“美丽庭院”建设,广泛宣传宣讲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以“一户美”带动“一片美”。

相关链接

“山东手造”工程推出特色产品5300余种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在昨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文明办副主任张同海介绍,山东大力实施“山东手造”工程,推出特色产品5300余种,搭建展销体验专区680多处,形成了一大批手造专业乡镇、村庄,“山东手造”日益成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据张同海介绍,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对接群众需求,每年制定为民办实事文化惠民清单,去年开展“群众演群众看”、小剧小戏“大擂台”活动1077场,送戏下乡4.58万场,放映公益电影70.41万场,开展各类“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暨农家书屋万场主题阅读活动2.6万余场。

同时加大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将具有重要价值的古遗址、古民居纳入文物保护范围,实施保护项目215个。实施地方戏保护工程,对渔鼓戏、大弦子戏等14个濒危剧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免费或低价票公益演出服务。抢救性收集整理历史文化(传统)村落文物,建成乡村记忆博物馆210多个。

在做强乡村文化产业方面,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聚焦传统工艺,大力实施“山东手造”工程,统筹创意、营销和出口,建立完善全产业链,推出特色产品5300余种,搭建展销体验专区680多处,形成了一大批手造专业乡镇、村庄,“山东手造”日益成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4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80个。以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为牵引,加强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建设,首批集中打造民俗文化重点村130个,并策划推出“黄河大集”,前段首秀的“黄河大集春节季”,各地积极举办线下市集和线上直播带货活动,开展各类文化文艺活动2.8万余场,成为人气爆棚的年货大集、好品大集、文化大集。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