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行业轮动强度创10年新高

A股有望摆脱外围影响走出独立行情

2023年一季度即将结束,但今年风格切换和板块轮动频繁,市场依然缺乏可持续的投资主线。

连一向放眼长期的公募基金也坐不住了。根据公募基金的最新统计,当前行业轮动强度已创2012年以来历史新高,投资者无所适从。但由于市场缺乏一致性预判,在一季度结束前或许仍会维持震荡态势。

公募分析认为,这是内外多种原因造成的,如美联储加息等。但只要国内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如期复苏,A股仍然有望展现“以我为主”的韧性。市场行情主线在4月可能会更加清晰,科技股有望回归业绩增长和估值匹配度上来。当前建议在结构上保持均衡,围绕成长占优、反转为上、复苏受益的原则增加配置。

行情震荡有三方面原因

“2023年初以来市场出现震荡修复行情,但由于缺乏趋势性主线,各类风格与行业轮动式上涨,行业间呈现出较强的快速轮动特征。”据华夏基金统计,当前行业轮动强度已创2012年以来历史新高。此外从去年11月以来,本轮反弹已经历了数次风格切换,从大盘到中小盘再重回大盘,阶段性的快速轮动,让以基本面趋势为主要思考方式的投资者感觉无所适从,赚钱效应难以持续。华夏基金认为,经过此前震荡盘整后,市场估值有所消化,但由于在一季度结束前,数据真空带来的市场缺乏一致性的问题仍然存在,当前仍未到具有共识性的上涨阶段。

银华基金基金经理胡银玉也说到,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力度产生分歧,导致经济复苏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在上周普遍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认为,去年以来市场持续缺少增量资金,存量博弈下市场风格轮动速度较快。往后看外资净流入将逐步放缓,内资有望接棒。在具体资金领域,华商基金的基金经理杜磊对记者说,目前市场资金面的波动不断加大,国债期货大幅震荡。债市不同品种走势出现分歧,目前呈现出“信用强、利率稳和存单弱”的特征。

华夏基金认为,行情震荡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当前处于业绩空窗期,预期向好的板块持续上涨需要更多业绩数据的验证,在共识形成之前难以吸引增量资金的流入。

二是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2月通胀数据。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环比下跌0.5%。作为经济复苏的后验指标,食品项CPI和核心CPI环比双双收缩,让部分投资者对于经济复苏的力度产生担忧。

三是2月美国通胀数据反复,市场从上月开始修正对于美联储转鸽抢跑的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国会听证会再次发表鹰派表态,表示“利率水平可能高于之前预期”“如果数据表明有必要,将准备加快加息步伐”。鲍威尔的表态令美联储3月加息50bps概率骤升到70%以上,终点利率水平上修,美债出现明显分化,短端利率冲高,更多交易加息预期升温,长端担忧后续经济下行风险,上行偏乏力,对A股带来情绪扰动的同时使得北向资金连续流出。

A股有望展现“以我为主”的韧性

谈及下一步行情走势时,公募认为在国内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复苏背景下,A股有望摆脱外围环境影响,逐步走出独立行情。

华夏基金认为,从历史上看A股多次在美债收益率上行背景下走出独立行情,能否“以我为主”核心关键在于自身基本面能否走强。如果国内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如期复苏,那么A股往后看仍然有望展现“以我为主”的韧性。虽然短期市场担忧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带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但中期维度看,中国经济改善、美国通胀回落的大趋势不变,A股、港股经过阶段性调整后仍具备较好配置价值,A股市场短期大概率呈现由弱势企稳,逐步转偏强势的震荡修复格局。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具体分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弱化经济强复苏预期,同时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下A股大幅提升估值空间有限,A股仍以结构性行情机会为主。华夏基金表示,3月行情大势预计将保持强势震荡格局。风格轮动的特征在3月仍将继续,但成长风格有更大概率获得超额收益。

诺安基金认为,预计今年政策可能会保持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需要把握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与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特征,以及科技、产业政策指向的强链补链和产业基础再造两大重点支持方向。往后看,2023年市场信心大概会持续修复,建议重点关注年轻人引领的消费和高端制造业相关赛道的投资机会。

胡银玉分析,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尤其是今年海外大的经济体普遍面临衰退的背景下,国内经济的平稳增长,有助于提振资本市场的中长期信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重点工作包括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建议在结构上保持均衡

在具体配置上,华夏基金认为,考虑到4月后市场主线将更加清晰,当前更建议在结构上保持均衡,围绕成长占优、反转为上、复苏受益的原则增加以下方向的配置:一是成长方向:关注兼具近期滞涨和景气反转特征的半导体、医药以及前期跌幅较大的电力设备板块,同时计算机板块也保持关注;二是复苏受益方向:关注反转+复苏弹性较大的航空、受益于国企改革和经济复苏的建筑板块以及家电等可选消费方向。

诺安基金认为,往前看中国需求有可能会进一步提振全球制造业需求,及推进去库存进程;同时,中国出口增长大概率会在上半年出现企稳迹象,重点关注三大领域:一是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主题,关注信创、产业供应链安全。二是消费等内需修复的结构性机会。三是国有上市公司估值修复机会。

和华夏基金的预判类似,银华基金基金经理杜宇认为2023年的科技股投资还是会回到业绩的增长和估值的匹配度上面,比较看好高景气赛道中估值优势比较凸显的科技股,分为大安全和新能源两大方向。杜宇认为,新能源主要为四个赛道,电动车、光伏、储能、海上风电;大安全方向在未来5年是政策全力支持的方向,重点看好国防军工、半导体国产化和信创三大领域。

杜宇具体分析到,国防军工今年看好导弹、无人装备、卫星互联网等增速较快的细分赛道。半导体方面,全球半导体周期在下行的后半段,更看好独立于景气周期的国产替代主线。我国国内芯片需求在全球大概占4-5成,但国内晶圆自主制造的能力缺口非常大,上游国产化率较低的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等,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信创方面,去年受宏观经济和疫情影响,国产化推进有所推迟,今年在政策推动下,有望重启新一轮3-5年的景气上行周期,看好竞争格局好、商业化能力强的各赛道龙头公司,包括办公软件、CPU。来源:券商中国

期货公司1月“开门红”

三大经营指标均增长

中期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150家期货公司营业收入29.26亿元,环比下降37.93%,同比增长12.56%;手续费收入13.54亿元,环比下降39.62%,同比下降32.46%;营业利润10.21亿元,环比下降41.91%,同比增长101.48%;净利润7.69亿元,环比下降48.06%,同比增长110.55%。除手续费收入外,其他三大经营指标同比均录得增长。

数据还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国内期货市场客户权益15125.98亿元,环比增长2.14%,同比增长24.02%。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1月国内期货公司经营指标环比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物产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由于今年国内春节长假在1月,1月交易日显著少于去年12月,导致1月多项经营指标环比下降。

“此外,部分资金也会在年末提前离场,使得1月市场交投下降。”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说。

虽然1月期货公司经营数据环比出现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实现了大幅增长。“今年1月国内经济实现‘开门红’,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增强,给期货市场也带来一定利好,期货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出现增长。”景川说。

浙商期货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屈晓宁认为,今年年初以来,期市成交规模和保证金规模均保持增长,开年以来市场活跃度回升。同时,今年期货资管业务也有望在新规下得到进一步发展,期货公司可积极开展更多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事件持续发酵,对全球金融市场形成扰动。对此,景川对记者表示,硅谷银行破产的核心是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背景下,其债权的浮动亏损增加,面临补充资本金,从而引发储户的挤兑,但由于在其他投资方面没有显示出更多的风险点,因此在保险公司接管后,事件继续蔓延的概率不大。“总的来看,全球资本市场目前更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而产生价格波动。长期来看,需要继续关注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可能引发的风险。”景川说。

数据还显示,分辖区看,今年1月,期货公司净利润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为深圳、上海、浙江、北京和重庆,净利润分别约为1.79亿元、1.52亿元、1.50亿元、1.12亿元和0.45亿元,占行业整体净利润的近83%。客户权益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为上海、深圳、北京、浙江和广东,客户权益分别约为5403.43亿元、2545.71亿元、1642.53亿元、1418.42亿元和1272.64亿元。据《期货日报》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