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资本活水浸润实体经济金融力量服务城市发展

青岛去年多项金融指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2022年●青岛市本外币贷款余额在全省率先突破2.6万亿元,连续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存贷比达到10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4个和22个百分点●上市公司总数80家,稳居全省首位●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800亿元,增速居全国前列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吉鹏

昨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十一场,介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青岛市金融工作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定位,持续做优做强现代金融产业,金融业对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不断增强。2022年,青岛市本外币贷款余额在全省率先突破2.6万亿元,连续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存贷比达到10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4个和22个百分点;上市公司总数80家,稳居全省首位;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800亿元,增速居全国前列;金融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3个百分点,金融业税收225.3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为13.3%,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了金融力量。

发力构建融资服务新模式

全方位保障重点领域融资需求

2022年,青岛市举办各类融资对接活动60余次,组建228支金融辅导队共746名辅导员,累计走访企业过万家。开通“82626166”融资服务热线,“金企通”数字化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融资超400亿元,创新构建起“金企对接+金融辅导+热线咨询+平台服务”融资新模式。

今年2月13日,青岛市举办了“春雨行动”再起航启动仪式及系列融资对接活动,通过组织实施五个“百亿计划”,持续推进信贷精准投放。

下一步,青岛市将在高频度开展多层次融资对接的基础上,持续发力融资供给。聚焦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和城市更新、城市建设等重点任务,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运用好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争取重点领域贷款量增价降。聚焦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出台金融服务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工作方案,依托金融管家和金融辅导员队伍,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聚焦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加大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力度,提高小微、涉农领域信贷可获得性;积极引导“金企通”数字化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提质增效,确保全天候融资对接不下线。

发力推动资本市场建设

持续拓展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2022年,青岛市实现13家企业上市及过会,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跃居全省首位,发挥了积极的龙头带动作用。精准建立442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全市排队待审和辅导备案企业分别达到13家和20家,上市梯队建设成效显著。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2133家,获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揭牌运营,成为全市首家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市企业通过股债等各种方式共实现直接融资达到3404亿元,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今年年初,全市梳理确定了2023年新增上市公司和新增过会企业两张“目标清单”,对重点拟上市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开展定制化服务,加快企业上市进程。围绕优化企业上市服务,开展企业上市“十项工作机制”落实年活动;实施资本市场“春笋行动”,持续开展万名企业家大培训,组建企业上市专家顾问智库,提升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壮大上市后备力量。围绕吸引更多优质上市公司来青落户,正在研究制定《青岛市加大对上市公司招引三年行动方案》,持续开展“上市公司企业家青岛行”等相关活动,带动全市优势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围绕拓展企业多渠道融资,支持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开展“区块链+区域股交”试点;改造升级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争取全年举办不少于50场各类企业上市培训活动。

发力聚集优质金融资源

充分激发经济金融发展活力

2022年,现代金融产业链重点项目内资到位267.82亿元、外资6.36亿美元,均居青岛市24条产业链招商引资前列。青岛市在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备案管理基金数量分别突破400家和2200只,私募基金管理人户均管理规模达到4.53亿元,上合双循环、国盛资盈等一批百亿元基金落地。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投青岛市项目超过1200个,在投金额近千亿元,资本活力和服务效应不断显现。

下一步,青岛市将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和信用环境,促进更多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等优质资源进得来、留得下。加速金融项目招引落地;完善全市金融业重点项目库,实施项目管理责任制,着力突破核心重大项目;建立健全金融招商机制,建立“云端会客厅”,开展产业链延伸招商,利用好金融招商引资信息系统,强化各级各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加大创投风投机构招引力度;修订完善“青岛创投风投十条”,优化行业扶持政策,保持政策领先优势。实施头部创投风投机构引育计划,健全拟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台账管理机制,做好落户机构和项目的服务保障,持续打造北方优质资本高地。积极引进优质境外金融资源;把握金融业开放稳步扩大机遇,加强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联系对接,争取在境外资源引进方面实现新突破。

发力深化金融改革创新

不断优化金融业发展生态

2022年青岛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特定养老储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跨境融资便利化、全国首批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等11项国家级创新试点,财富管理资产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财富管理金融改革创新示范效应进一步显现。青岛市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排名升至第36位,12次进入前50强。今年2月底,青岛市6家银行机构成功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6家涉外企业授信1.3亿美元,标志着全国首批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试点正式落地青岛,进一步提升了涉外企业融资结算便利化水平。

下一步,青岛市将突出创新引领,持续优化金融发展生态。深化财富管理改革创新,积极向国家争取金融改革试点政策,持续推进养老理财、特定养老储蓄、跨境融资便利化等创新试点;优化QDLP试点流程,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探索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强化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举办数字金融高峰论坛,引导金融业态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营造金融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支持各区市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建设有利于机构落户和人才聚集的空间载体;办好创投风投大会、财富论坛等品牌活动,开展金融创新奖评选。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