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上市公司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基本盘”和“动力源”。截至3月22日收盘,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94.14万亿元,相当于2022年GDP总量的77.79%,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积极贡献力量。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上市公司提质扩容加速,助力资本市场更加平稳健康发展。
规模稳步增长
全面注册制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投资者信心显著提升。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125家。其中,今年以来上市的公司数量达60家。从行业看,汽车零部件、化学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半导体等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居前。新兴产业大批企业上市,体现了资本市场向新经济等领域倾斜,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优质资产占比提升,将有效保障资产潜在回报。
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上市公司占主要地位,总市值规模占A股总市值比例远超第一产业。在第一、二产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不仅提供充足的就业市场,同时使整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数量和结构发展同时,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稳步提升。截至3月22日收盘,A股共有30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75万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5.18万亿元,增长11%;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509.83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234.72亿元,增长6.5%。
“企业经营情况良好,保持较高增速水平。大多数上市公司体现出业绩增长活力,说明我国经济总体态势向好。”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全面注册制下,A股市场前景向好,投资者选择会增多。
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盈利能力逐步提升的同时,上市公司通过加大现金分红力度等方式,积极回馈投资者。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计划2022年度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共有358家,不少公司在2022年半年报、三季报推出分红计划,分红逐步常态化运行。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披露更加完善、规范。
近年来,为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履行社会责任,上市公司逐步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披露作为提升发展质量重要抓手,上市公司进行ESG信息披露的数量逐年提高。截至目前,已有38家上市公司在发布2022年年报的同时披露2022年度ESG报告。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上市公司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智能化、绿色化成为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上市公司通过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逐步向绿色发展转型。截至目前,已披露2022年年报的303家上市公司均披露研发支出情况,其中107家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超过5%。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践行高质量发展,公司坚持绿色为底。2022年,宁德时代开展全方位的碳管理,全年推进节能项目400余项,累计减碳447230吨;绿色电力使用比例上升至26.60%;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24.89%。
研发创新离不开人才,上市公司落实好科技创新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也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从而实现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高,真正夯实“壁垒”。研发投入对业绩的正向贡献越来越明显。曾毓群介绍,2022年,宁德时代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总投入逾1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研发人员16322人,其中硕博人数超过3000人。
吸引外资流入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入超过17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及人民币资产颇具信心。
从海外“聪明钱”QFII机构的投资动向来看,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QFII机构整体处于增持态势。
此外,A股上市公司近年来纷纷在伦敦、瑞士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并上市全球存托凭证(GDR),拓宽国际融资渠道,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最新的案例是,3月15日,方大炭素GDR正式登陆瑞士证券交易所。
A股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呈喜人态势。在已披露2022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202家披露海外业务收入,其中17家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据新华社电
相关链接
339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 近七成计划分红
随着年报陆续披露,上市公司的分红预案也相继亮相。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3月22日记者发稿,共有339家上市公司公布2022年业绩报告,其中232家公司披露了利润分配预案,占比达68.44%。
“近年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整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可见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意识在不断加强。”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记者说。
在已披露分红预案的上市公司中,有145家公司净利润为正向增长,其中煜邦电力、万泰生物等29家公司增幅超100%。盛新锂能、永兴材料等7家公司增幅在500%以上。
“多数计划分红的公司业绩亮眼,表明只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才能支撑公司持续分红,从而满足股东的收益要求。”全联并购工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记者说。
陆续发布的利润分配预案中,有多家上市公司的“大手笔”分红吸人眼球。
从派现金额来看,目前永兴材料最为“亮眼”。公司在确保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并兼顾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的基础上,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元人民币(含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20.73亿元,占2022年净利润的32.80%。
爱美客的分红金额同样引人注意。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06亿元。2022年爱美客净利润为12.64亿元,现金分红金额占比达47.94%。
从送转方面来看,朗鸿科技目前居于首位。根据朗鸿科技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预案,公司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元(含税),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以每10股转增10股。本次权益分派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204.60万元,转增4578万股。此外,金三江、怡达股份为每10股转增9股,贝斯美、天马新材、力量钻石等多家公司为每10股转增8股。
“上市公司慷慨分红,一方面表明这些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同时也表明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和承诺。大手笔分红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投资。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分红应当基于合理的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不能损害公司的长期发展和投资价值。”安光勇说。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监管部门积极倡导上市公司以现金分红来回报股东的效果体现。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