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苹果之外,几乎所有主流品牌都已经进入到折叠屏市场。继价格之后,各大品牌开始在重量与轻薄度上下功夫了。
日前华为发布了折叠屏手机Mate X3,在屏幕维持正常尺寸的同时,其整机重量不到240克,与正常的直板手机无异。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暴涨,越来越多的品牌之所以能够在重量与轻薄度上有提升,背后是新材料的应用与供应链的成熟。
重量和厚度成“内卷”新方向
IDC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18.3%,出货量连续下降六个季度,降幅相比2022年7至9月的9.7%扩大至约2倍。
全球智能手机大盘下跌的时刻,中国折叠屏产品单季出货量再创新高。同样是IDC提供的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超过110万台。;2022年全年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在国内智能机市场中占比从2021年的0.5%上升到1.2%。
除了苹果之外,业内基本所有的厂商都已经入局折叠屏这一品类,其中不乏已经迭代了多款,甚至多形态折叠屏的厂商,比如三星、华为和OPPO。这三家厂商不仅拥有左右对折的大尺寸折叠屏,还有上下对折的小尺寸折叠屏。专注于非洲市场的传音也于今年发布了折叠屏产品Phantom V Fold,定价在7000元价位段。
多品类以及多形态折叠屏产品的相继推出,让该品类提前进入到了“内卷”时代。
首先是屏幕,前一年诸如小米MIX FOLD和OPPO Find N初代还停留在60Hz刷新率的屏幕上面,2022年就已经直接跨入120Hz刷新率,甚至动态自适应刷新率时代了。
至于旗舰芯片,联名影像算法/自研芯片,旗舰级芯片等等,也都没有缺席。折叠屏手机的配置基本与各家旗舰系列持平。事实上,各家品牌也形成了传统旗舰+折叠屏“双旗舰”的品类策略。
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表示:“大多数折叠屏用户的上一部手机都是旗舰机,因此我们对于折叠屏的定位就是专业旗舰,这不仅仅是对一款产品的重视,更代表vivo对折叠形态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屏幕、性能等方面折叠屏赶超了直屏旗舰之后,更影响用户体验的部分是手机整体的重量、厚度和续航。
荣耀总裁赵明就曾表示,折叠屏手机核心其实是要在续航、重量、轻薄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每个厂家可能在规划折叠屏的时候,权衡的关键要素会有所区别。”
其中,重量和厚度成了厂商“内卷”的新方向。2022年底OPPO发布的Find N2目前以233g的重量在“轻”方面暂时领先。近期发布Mate X3在轻薄层面上更进一步,并且还支持IPX8级别的抗水功能。“因为我们的机器太薄了,常规接口都没办法放下去,因此我们只好定制了可以直接嵌入到背板上的USB-C接口。”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表示。
转轴减重,产业链立大功
智能手机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因此折叠屏产品供应链重要增量是来自铰链、盖板和柔性面板,并且此三类部件在折叠屏手机中的成本占比较高,也是折叠屏手机降本轻薄化的关键。
以可折叠面板为例,过去整个行业的产能都集中在三星手里。随着折叠屏出货量的增大,国内上游供应链厂商也日渐成熟,手机厂商有了更多的选择。
DSCC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面板出货量为310万片,市占率前三名分别是三星、京东方和维诺信,份额分别是73%、18%和8%。
与此同时,UTG盖板的渗透率也进一步提高。此前折叠屏手机多采用CPI盖板,在弯折性能、抗冲击性和成本方面优势比较明显,在硬度、耐刮擦、光学性能等方面表现差强人意,而后者则是UTG盖板的优势所在。
根据国信证券的预测,2026年全球折叠屏手机UTG盖板市场有望达到50亿元规模。细分到技术路线上,超薄玻璃一次性成型技术的发展将会对折叠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凯盛科技表示,一次成形玻璃技术,即从窑炉里直接拉引30-70微米厚度的玻璃,能够提升UTG玻璃整体良率的提升、成本的压降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面板之外,折叠屏的铰链结构和材料上也迎来了一波升级,这使得折叠屏手机的重量首次接近传统直板手机。
调研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折叠屏铰链结构大致分为U型和水滴形铰链,需要多个金属零部件组装而成。此前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曾公开表示,vivo X Fold折叠屏手机仅铰链就有174个零件,整部手机有400多个零件。
零件数量增多,厂商为了减轻机身整体重量,就采用了航空级金属,锆基液态金属等,以及MIM(金属注射成型)工艺进行定制。
新一代的折叠屏在零件减重方面更进一步,引入了“榫卯结构”和复合碳纤支撑板。
以OPPO Find N2为例,其大屏底下的支撑板,由不锈钢更换为碳纤维,碳纤维的特点是轻且硬,强度是钢的5倍以上,重量却只有钢的1/5。
荣耀Magic Vs也采用了“零齿轮铰链技术”。通过榫卯式一体成型支撑机构,以及全新改进的一体化铸造工艺,荣耀Magic Vs将92个支撑零部件精简至4个。
折叠屏可靠性,轻薄时代新问题
折叠屏的可靠性也将会是接下来各家厂商不容忽视的问题。
记者以折叠屏为关键字,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中进行搜索,能够检索到一千多条结果,主要集中屏幕漏液、铰链断裂以及屏幕折断等。
记者统计黑猫平台上折叠屏投诉问题统计发现,超过7成跟屏幕相关。折痕、裂痕投诉占比28.1%,显示故障占比26.6%,售后质保问题占比26.6%,屏幕漏液占比12%,屏幕起胶问题占比1.6%。
有手机行业人士表示,碎屏保价格肯定是经过厂商计算过的,与折叠屏自身出问题的概率成正比。“本质上它还是保险,如果出问题的几率较低,那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投保用户共同承担风险。”
余承东表示,最新折叠屏旗舰Mate X3上,华为采用了业界首款专利非牛顿流体材料,以及屏幕复合堆叠结构,相比上一代Mate X2内屏,抗冲击性能提升至4倍。
可以预见的是,提升折叠内屏的可靠度,将会是厂商们下一步解决的重点。
据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