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流浪地球2》道具亮相“科影未来”展区

4月6日,参观者在科幻电影展位参观。新华社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范镇

昨日,2023青岛影视周“科影未来”融合体验展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世界博览城N2馆开展。本次展览以“科影未来”为主题,聚焦国内独立自主电影技术前沿,邀请了来自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影视行业高新科技企业在内的23家单位参展,集中展示影视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

围绕电影技术创新链条,本次展览共设计了13个展位,亮点颇多。一是跨界融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影像中国数据库、中科计算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影眸科技等影视企业纷纷参展,实现了产学研用全链展示;二是独立自主,展示我国当前自主知识产权的影视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三是面向未来,全球首个Production-Ready Text to 3D产品ChatAvatar展出,影视云制作平台、虚拟制片技术、电影融资体系等当下成熟及未来可期的内容与技术产品纷纷呈现。

此次展区设计旨在推动国内自主研发技术在电影领域的迁移应用,即科学与影视融合中的“技术赋能”,希望以此助力中国电影独立自主技术体系建设。因此,在展出现场,业内顶尖影视技术产品和方案比比皆是。

参与《流浪地球2》的部分视效制作的泽森科工在展位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全流程”三维内容生成软件ZENO,该软件是一款程序化美术和动画制作CG软件,支撑创作者从程序化建模、物理仿真解算到GPU光线追踪渲染的全流程制作。中科计算技术创新研究院展位呈现了重要技术成果——智能人脸画板。永誉文化展位通过数字化技术,在展馆中复原了濒临消失的皖派古建筑,直观展现了数字化科技在影视、文化上的运用。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设置联合展位,集中展出了有关IP运营、虚拟拍摄、光学影像、图形运算、人体工学、交互、内容制作、新型建模技术、计算成像技术、专用芯片及传感器等科幻关键共性技术的十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用知识和技术为影视拍摄和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标杆之作,《流浪地球2》约95%的视效制作都是依托国内团队完成,在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因此,本次展览特设了《流浪地球2》道具展区,集中展出包括宇航服、门框机器人、机甲在内的炫酷道具。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