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胡利颖
记者昨日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第二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青岛举办。大会以“品质预制菜,健康新消费”为主题,将组织百余家头部领军企业及政策、管理、研发专家学者开展论坛交流、洽谈投资等活动,助力预制菜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研讨预制菜领域国家标准制定事宜
本次大会将围绕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预制菜营销渠道建设、预制菜“专精特新”品牌培育、消费者关注的添加剂问题等关键环节进行交流分享。针对青岛特色的品质海洋预制菜,开展品质海洋预制菜产业高峰论坛,邀请国家级专家、知名品牌企业分享经验;科技赋能,分享海洋预制菜口味还原度、冷藏保鲜、冷链物流等新技术;分享连锁餐饮、团餐、火锅、婚庆喜宴、高端酒店自助餐中海洋预制菜消费新场景,研究青岛特色食品产业,探究海洋预制菜品质升级新风向。
针对预制菜的标准建设,会上还将由全国饮食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14)邀请各地标准化部门、相关协会等,研讨预制菜领域国家标准制定事宜,并组织研讨《中央厨房建设要求》《中央厨房运营管理规范》两项2022立项的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召开标准起草合作伙伴签约,为预制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搭建上下游产业合作对接桥梁
大会设有配套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主题展览,将主要围绕预制食材、即热即烹食品、复合调味品、预制菜上下游产业供应链四大类别,邀请全国预制菜代表性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及产业链上下游代表性企业共同打造预制菜产业展览展示区。
另外,会上还将开展中国饭协预制菜&连锁餐饮&大型正餐对接会、2023年度品质(海洋)预制菜品鉴交流会——青岛站、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及优秀预制菜产业链企业深度考察对接、中国八大菜系大师演示会暨2023中国地标美食(食材)(山东省)展示培训会等系列对接交流活动,为各地特色的地标美食和地标食材提供展览展示的舞台,也搭建起上下游产业合作对接的桥梁。
青岛打造千亿级预制菜产业链
要想中国人饭碗里装满中国粮,不仅需要“粮袋子”,还需要丰富的“菜篮子”“餐盘子”。预制菜产业作为新业态、新模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事物结构变化的需求。发展预制菜产业,即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途径,也是端牢中国人饭碗的重要战略方向。
去年11月,青岛出台了《青岛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把青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的总体目标定位。通过内组外引,打造15家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型预制菜龙头企业。到2024年,基本建立科技含量高、生产加工能力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突出、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预制菜产业体系,全市规模以上预制菜产业市场主体达到100家,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把青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
青岛正发挥农产品食品加工进出口优势,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构建“2+7+N”预制菜全域发展模式,聚力打造科技含量高、生产加工能力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突出、上中下游衔接紧密的预制菜产业体系,推动融入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市规上预制菜生产企业达61家,在建预制菜重点项目15个。
但当前青岛预制菜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产业链不完善、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有待开拓等问题。第二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健全完善青岛预制菜全产业链,推动预制菜生产规范化、产品标准化、技术现代化,推进青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助力青岛打造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