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一季度“成绩单”出炉头部私募调仓换股布局AI“下半场”

私募一季度成绩单日前出炉。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一季度股票策略私募平均收益超5%,正收益占比为77.08%,分规模来看,百亿级股票策略私募正收益占比最高。据悉,百亿级股票策略私募中的业绩佼佼者大多重点布局了TMT领域标的。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具备业绩记录的3220家股票策略私募今年来整体收益为5.17%,其中2482家股票策略私募实现正收益,占比为77.08%。

TMT板块成业绩胜负手

分规模来看,百亿级股票策略私募今年来平均收益为4.82%,正收益占比为87.67%。其中,正圆投资以超20%的收益摘得桂冠,另有6家百亿级私募一季度赚超10%。

观察一季度表现亮眼的百亿级私募或基金经理,可以发现,重点布局TMT板块是其获胜的关键。

三方平台数据显示,东方港湾基金经理任仁雄管理产品今年以来净值收益率超30%,近日,其在个人微博中发布内容称自己于今年2月初便重仓AI板块。

一季度业绩在百亿级主观多头策略私募中居前的望正资产,在近期的月报中也坦言,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超出市场预期,对A股的TMT行业将产生深刻影响,因此3月份,公司在行业配置上继续加仓了计算机和传媒行业,并在TMT行业内部进一步优化了持仓结构。

知名机构提示追高风险

不过,站在当下,谈及涨势强劲的TMT板块,多家知名机构提示追高风险。

4月10日,此前重仓AI板块的任仁雄在其微博表示:“冲动是魔鬼,追高要站岗。”东方港湾创始人但斌也发微博表示:“我相信ChatGPT、人工智能代表未来,但其垄断性、开发使用成本只会让极少数公司拥有未来。”

相聚资本研究总监、基金经理余晓畅坦言,整体来看,TMT板块基本面处于向好修复阶段,不过目前板块交易热度较高,部分细分行业或个股的表现是“预期走在了现实之前”。以光通信板块为例,今年全球需求大概率会较为疲弱,但市场预期AI爆发下算力扩张叠加流量需求上升将带来光模块需求的增加,该板块近期的上涨更多基于长远预期而非基本面改善,后续存在一定风险。

下半场锚定业绩兑现调仓

记者采访获悉,诸多头部私募正在积极调仓换股,布局AI投资的“下半场”。

“AI相关领域经历过第一轮的普涨后,我们下一个阶段的研究和投资重心将落实到落地和确定性两个维度,即理解AI领域各细分环节的产业演绎变化方向,以及标的公司的卡位是否居前,整体来看,AI领域的二级市场投资已经基本进入比拼深度产业认知和快速学习能力的阶段。”远信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谢振东透露,目前正在寻找AI领域收入和商业模式具备准入壁垒的环节,比如具备特许经营权、版权IP壁垒等的细分行业,此类行业能够充分享受人工智能变革浪潮下的红利。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4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行业依旧是计算机应用板块,其中最受机构关注的个股当数美亚柏科,4月来接受机构调研超200次。资料显示,美亚柏科是国内电子数据取证龙头企业,从调研纪要来看,机构对于该公司AI相关产品研发、在大模型方面储备、下游客户延展空间等情况较为关注。据《上海证券报》

相关链接

“拥抱AI”还是另寻机会 基金经理直面艰难抉择

进入二季度,大多数公募基金经理已经没有了退路。

年初以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主题行情汹涌而来,将基金经理“冲刷”成两类:参与TMT投资的和没有参与TMT投资的。对基金经理来说,怎样抹平这巨大业绩鸿沟,二季度十分关键。

不少基金经理调仓去了热门赛道,有些基金经理则选择坚守,更有一些基金经理在努力发掘新的领域。为了取得更好的业绩,基金经理们在积极地寻找方向。

进击的科技股和退潮的新能源

近期公布的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榜单上,几十只聚集在榜单前列、涨幅动辄两位数的TMT基金和数量庞大、涨幅有限的其他基金形成鲜明对照。

从平均值来看,今年一季度大多数主动权益类基金都获取了正收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普通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为3.85%,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为2.33%。然而,从结构来看,基金业绩榜单首尾相差超过65个百分点。明星科技基金经理蔡嵩松管理的诺安积极回报和北京某基金公司旗下一只新能源主题基金,以49.9%的回报和-17%的回报分占业绩榜单的两头。

“题材炒作,来得快也去得快”“业绩还在远期,强预期面临落地的问题”……对于这波从软件开始,被人工智能题材放大又扩散到游戏娱乐和半导体等分支领域,从而愈演愈烈的TMT行情,基金经理们起初心存疑问。但随着行情的发展,不少基金经理开始动摇甚至转向,放弃新能源积极拥抱TMT。

申万宏源研报统计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数字经济引领TMT行情演绎,分类观察主动股票型基金可以发现,大金融和成长风格产品向TMT方向调仓偏移最多,板块均衡型的反而有止盈行为,而其他主题类如消费、医药、周期都并未明显加仓TMT板块。

此外,规模前20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对TMT板块态度出现明显分歧。其中,大规模的新能源主题产品加仓TMT行为更为明显,对于AI数字经济题材更为青睐,接受度更高;而消费和医药类没有明显的切换调仓行为。

从2022年四季度末的公募持仓统计数据来看,虽然相比三季度末,对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设备领域有所减仓,但持仓占比仍高达15.2%,位居基金重仓行业第二名;对电子和计算机板块的持仓占比分别为7.98%和3.76%,其中存在较大转换空间。

追还是不追,这是一个问题

面临极致的市场行情,基金经理们心态迥异。

“3月中旬,微软公司发布了Copilot——GPT-4平台支持的人工智能新功能。”看到这则消息,经过此前的跟踪,张扬(化名)果断拥抱这轮AI行情。他从3月中旬开始调仓,如今终于调仓完成,大部分仓位布局在AI板块上。“规模越小的基金,调仓越灵活。这一轮行情中,不少规模较小的基金净值十分抢眼。”

从近期基金实际净值与估算净值情况来看,确实有不少基金完成了调仓,提高了对人工智能相关概念股的配置比例。

多位基金经理也公开发声:拥抱AI。财通基金总经理助理金梓才直言,新一轮的产业周期已然来临,因此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都应积极求变,拥抱AI产业新趋势。“新的颠覆性技术已经出现,但究竟哪家公司可以率先实现产品落地并取得突破性业绩还有待观察,因此需要基金经理进行大量的调研与跟踪。”

到更广阔处寻找机会

面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逼空行情,多位基金经理透露,一方面希望站上AI风口,另一方面也在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扩展组合的阿尔法来源。

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一部投资总监曾豪表示,将沿着科技、国企价值重估和消费三个方面展开布局。具体来看:一是计算机、通信、半导体等行业值得关注;二是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地产周期走出底部等利好因素推动下,部分国企投资机会显现;三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有望提振,预计会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消费复苏,重点关注食品饮料、社服、医药等行业。

“虽然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将对很多行业的生态带来根本性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距离商业化还需要时间。短期科技板块交易热度的大幅攀升会加大行情波动。”在AI之外,广发基金同样看到了更多机会。其认为,4月进入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期,顺周期、高端制造的景气变化存在验证机会,行情可能趋于均衡。其中,顺周期相关方向、高景气低估值的高端制造以及TMT中受益于中长期产业发展趋势的方向都值得关注。综合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