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连续3个季度业绩低迷CTA策略调整头部量化提示中长期布局机会

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CTA策略整体收益为负,回撤幅度为1.75%,正收益占比仅为39.18%,业绩表现垫底。至此,CTA策略已经连续3个季度业绩低迷。业内人士认为,商品市场波动率下滑叠加复杂宏观环境,是CTA策略业绩低迷的主要原因。而2018年至2021年,CTA策略产品每年均实现10%以上的年度平均收益率。

CTA策略调整头部量化提示中长期布局机会

“CTA策略到底还能不能赚钱?”去年下半年以来,这是百亿级量化私募市场人士王强(化名)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

王强透露,CTA策略已经连续3个季度业绩低迷,备受投资人质疑。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CTA策略整体回撤近2%,而且去年下半年CTA策略收益整体为负。在业内人士看来,商品市场波动率下滑叠加复杂宏观环境,是CTA策略业绩低迷的主要原因,后续伴随着市场波动率均值回归,策略有望实现业绩修复,投资人需以中长期视角看待CTA策略的配置价值。

CTA策略业绩持续低迷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有业绩记录的4575只量化策略私募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2.67%,其中3083只基金实现正收益,占比为67.39%。分策略来看,CTA策略整体收益为负,回撤幅度为1.75%,正收益占比仅为39.18%,业绩表现垫底。

去年下半年以来,CTA策略便一直未能赚钱。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有业绩记录的889只CTA策略产品整体收益为5.87%,而2022年下半年,CTA策略产品整体收益转为负数,回撤幅度为1.42%,正收益占比不足一半。

数据显示,以CTA策略为核心策略的洛书投资曾在2022年前5个月摘得百亿级私募业绩桂冠,但今年一季度其业绩排名垫底,平均回撤接近8%。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至2021年,国内CTA策略产品每年均实现10%以上的年度平均收益率,年度正收益比例分别达74.16%、85.55%、92.82%和72.29%。

为何连续4年业绩亮眼的CTA策略突然“掉链子”了?黑翼资产首席策略分析师王俊坦言,自2022年7月以来商品市场波动率始终处于低位,且持续下滑。而且去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环境复杂,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无序波动,CTA策略在此种环境下难以获利。

中长期配置价值仍存

面对CTA策略业绩持续低迷,投资人是走是留?

一位中型量化私募创始人分析,从历史数据来看,商品市场波动率存在一定均值回归的特性,即其会围绕均值上下波动,3月商品市场波动率已经出现好转迹象。由于前期CTA策略业绩表现低迷,部分资金陆续赎回,策略拥挤度有所下降,因此CTA策略后续有望迎来业绩修复。另外,从长期维度来看,CTA策略能够平滑资产波动,提高资产组合收益的有效性和反脆弱性,追求相对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策略多元化程度较高的CTA混合策略进行长期配置。

“由于2022年上半年CTA策略业绩领先,很多投资人买在了相对高位,投资体验较差,因此部分资金选择了赎回。不过,整体来看,赎回比例不大,毕竟后续伴随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经济复苏成为共识,商品市场波动率和趋势性有望转好。”某百亿级量化私募人士坦言。

不过,宽德投资提示,CTA策略本身风险级别较高,波动性较大,一个合理的资产组合中CTA策略所占比例不应过高。对于长周期CTA策略,投资人应具备合理的长期预期,过度乐观地估计长周期CTA的未来表现,会造成投资工具和投资目标的错配,进而产生较差的投资体验。

头部量化机构加快策略迭代

在CTA策略业绩低迷期,头部量化机构在策略层面持续优化调整。

洛书投资透露,公司相关基本面量化策略遇到的困难缘于乐观定价和弱现实数据的背离,因此,公司投研团队持续通过研究更优实现方式来解决,比如对现实数据、盘面交易进行更精准刻画。投研团队还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的覆盖面来应对市场带来的新挑战,在组合优化方面,公司将尽快对表现较差策略的权重进行调整。

千象资产合伙人吕成涛也坦言,公司策略持续迭代升级,策略类型上增加了新研发的配对套利策略占比,降低了截面对冲类(做多涨幅靠前品种,做空涨幅靠后品种)策略的占比,希望通过低相关策略的不断加入提升组合的稳定性。

“我们不断迭代更新策略组合,去年以来策略丰富度增加了10%,后续策略丰富度将进一步提升,增强策略在各种行情下的适应性,构建更加有效和稳定的投资系统。”王俊表示。

据《上海证券报》

相关链接

多只基金成立不足1年就清盘

今年以来,尽管市场走强,但依然有部分基金清盘。根据东财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84只基金(A/C类合并计算)宣布清盘,大多因业绩表现不佳导致规模持续走低。其中,申万菱信智量混合等多只产品成立不到1年时间。

4月12日,安信基金公告称,旗下产品安信动态策略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日前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终止安信动态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这也意味着安信动态策略即将清盘。

资料显示,安信动态策略持仓以债券型资产为主,截至2022年底,其规模为0.27亿元。实际上,自去年一季度以来,该基金规模已持续下滑,去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和三季度末的规模分别为1.26亿元、0.70亿元和0.2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安信基金另一个产品安信盈利驱动也将清盘。 资料显示,安信盈利驱动成立于2019年3月5日,最新规模0.08亿元,截至4月17日,该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5.9%。

从清盘的基金管理人来看,进入2023年,申万菱信宜选混合、申万菱信智量混合、申万菱信量化成长混合、申万菱信价值优先混合等4个产品宣布清盘。

1月15日,申万菱信智量混合基金清盘,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6月22日,成立时间仅半年多。该基金首募规模2亿元,但在去年三季度规模即快速降至0.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所管基金清盘,部分清盘基金经理面临“无基可管”的局面。如融通基金旗下的融通沪港深智慧生活灵活此前由张婷、何博两人共同管理。随着该基金清盘,截至4月18日,张婷仍管理融通核心价值混合一只基金,而何博在管基金数量则为零。

东部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部分次新基金清盘大多数与业绩不佳导致规模缩水过快所致。

兴业证券认为,基金清盘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帮助投资者规避费率高昂的小规模基金以及运营不善的基金公司,维护了行业生态健康。

据《深圳商报》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