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住宿刺客”袭假期吃相难看毁“五一”

近期网络平台上消费者对酒店民宿的投诉显著增多。

4月24日,一则关于“五一民宿现涨价毁约潮”的词条登上了微博热搜。在消费投诉平台或社交媒体平台上,多位网友发帖吐槽,其提前预订民宿后,被商家以“装修”“换老板”“拆迁”等为由要求取消订单,或被要求补上涨价后的差价。

消费者已和民宿建立了契约关系,涉事民宿岂能想取消就取消?

商家花式“劝退”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近30日内黑猫投诉平台涉及“民宿”相关投诉累计超400条,涉及多家平台。

“2月7日通过途家民宿预定4月28日至5月1日的重庆江北区某民宿。订单显示已确认。房东于4月15日,为了更高价格进行售卖,强行对订单进行退订。”近日,一位网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起对在线旅游平台的投诉时这样说道。

除了强行退订,有的商家还想出花式理由——从“民宿装修”“房子拆迁”,到“老板换了”等,要求消费者自行取消订单,以便自家的客房服务在“五一”假期以更高的价格售出。

据了解,在线旅游平台会对民宿商家做出处罚,但平台罚金赶不上涨价收益的利益,有的民宿宁可违约也要“赶客”。

顾老板在浙江省湖州市莫干山经营一家民宿,他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这些民宿之所以“毁约”,是因为没有提前调价。

“我们一般在‘五一’‘十一’这种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很早就调整价格,而有些不提前调价的民宿老板,突然发现市场好了,自己卖亏了,于是就取消预订,让客人重新预订。如果能提前理顺价格,定价透明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对去租民宿的游客来说,民宿自己不调整价格却耍花招推卸责任,游客肯定心里不爽。”顾老板说。

酒店价格令人“肉疼”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宿无理由加价和毁约“刺伤”消费者的同时,各大热门旅游城市飙升的酒店价格也着实让人“肉疼”。

记者在某在线旅游平台上检索一连锁快捷酒店品牌在成都春熙路的分店,网页显示其“高级大床房”4月24日入住价格为371元,当预计到店日期调整为4月29日时,该房型价格涨至953元,是之前的2.57倍。除了成都春熙路,检索热门城市的核心商圈景点,如苏州观前街、上海外滩、武汉江汉路步行街等热门景点的酒店价格也显示普遍在平日价格的2倍以上。

“供给不足叠加需求集中释放,导致部分酒店价格大幅上涨。”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五一”假期酒店价格上涨幅度普遍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国内酒店数量有所减少。据中国饭店协会的统计,截至2022年年初,国内酒店数量较疫情前减少约8.6万家,降幅约25%,客房总数较疫情前减少约47万间,降幅约24.7%。二是今年“五一”假期,国内长线游和出境游需求旺盛,本地游、周边游预订持续加速。

消费者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般来说,消费者在平台提交的订单经商家确认后合同成立并生效,消费者应履行付款义务,商家应履行交付义务。”上海德禾翰通律师事务所律师桑田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消费者消费商品或服务时已成立并生效的合同,卖家拒绝履行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的,平台应当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平台不能适当协助的,消费者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或拨打12345/12315向行政机关投诉。

有专家表示,如果一些民宿不怕罚,宁愿选择被罚也要毁约,只能说明处罚力度不足。建议监管部门需依法依规介入,及时、有力处理。

针对“五一”假期即将迎来的一波消费潮,4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发文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假期出行、购物时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践行绿色消费的理念维护自身享有的权利。综合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