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上一篇

高考倒计时,将压力变成前进的动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十年磨一剑,利刃出鞘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离2023年高考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家里有高考生的家庭,都把高考当作头等大事来对待,无形中造成了家庭压力,再加上考生自身压力,导致很多考生考前压力过大。

如今,考生压力已经成为高考前的热门话题,而考生之所以压力过大,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身边的环境所导致的。对于学生来说,有压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但是压力过大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考生需要积极地调整心态,一定要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避免产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影响高考,白白辜负了十年苦读。

记者采访过车中,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给出了应对高考压力的意见:

第一是要淡化成绩,看重备考效果。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在高考备考期间会有很多学生会出现成绩起起伏伏,也会出现许多措手不及的情况,这让许多学生压力山大。其实,成绩起伏只能说明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复习或备考还不足以立刻见效,简单来说,短期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要正确面对备考期间的成绩。

第二是在高考备考期间做计划不如列任务清单。因为列任务清单可以让自己更加清晰明了自己要学习什么,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可以让你每天的学习有章可循,不至于忙乱。值得注意的是,在列任务清单的时候不要设置过多的内容,要量力而行,因为每一次完成任务,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激励。

所以任务清单要降低难度,否则当信心受挫会引起内心焦虑,现实和理想差距过大也容易导致挫败感,从而使自己增加压力。只有自己有信心才会有积极的心态,才会有积极备考的心情和状态,才会让自己在快乐中学习和复习。

第四是在高考备考期间,要多做自我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容易找到突破口,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高考备考期间会有不少学生感到压力很大,但又不能说出来压力来自哪里,这样学习效率就会很低,因此当有压力的时候不妨停下来做自我的分析和总结,找到解决的方案,只有解决自己内心忧虑才能更好地学习,才能更加有效的学习。

入高三后,学生一般都会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家长和老师也会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对自己高要求,本来是好事,但如果脱离了客观实际,则会适得其反。在这最后的阶段里,还会有一些测验与模拟考试,学生应根据自己前一两次考试成绩来给自己确定期望值。期望值不能定得过高,定高了,在考试时感觉总是达不到,就会产生焦虑心理,就会感到灰心丧气;定得合适,考试时就容易感觉达到了,从而获得成功感,产生愉悦,增强信心。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开放病房副主任林卫表示,适当的压力和焦虑是有益的,它能够激发我们身体的潜能,使我们的交感神经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警觉性,注意力,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

林卫称,学生要更加重视过程,不要过分地考虑结果,因为结果是不可控的,是未知的,高中三年,我们能努力和坚持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要学会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各种结果。最后,我们只需努力做好今天的事情,过分的考虑结果反而会影响努力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多做少想,保持一个好的心态,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才能发挥得更好。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