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昨日发布关于人工智能(AI)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
其中提出,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提供者,均应对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以便公众判断。同时使用统一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数据标准或元数据标准,便于其他内容平台进行识别。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水印或许也有望成为有效解决方案的一种。数字水印是将一些标识信息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当中,但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人的知觉系统觉察或注意。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可确认内容创建者、购买者、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改。
发布者应对AI生成内容作显著标识
具体来看,针对创作者、主播、用户、商家、广告主等平台生态参与者,抖音提出,在抖音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时,遵循以下规范:发布者应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发布者需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生的相应后果负责;虚拟人需在平台进行注册,虚拟人技术使用者需实名认证;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发布侵权内容;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发布违背科学常识、弄虚作假、造谣传谣的内容。
抖音称平台也将提供统一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能力,帮助创作者打标,方便用户区分。
针对这一方面,抖音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的水印与元数据规范》。
其中,标识水印规范旨在帮助人工智能生成工具和创作者可以使用统一样式和位置,来提示用户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标识元数据规范则是通过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元数据格式,在相关图片和视频元数据中写入信息,达到行业通用识别的效果。
政策端,国家网信办不久前也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是国家首次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发布规范性政策。
其中,对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提供聊天和文本、图像、声音生成等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的责任进行了规定;同时,也提出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提供者需要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生成的图片、视频等内容进行标识等。
AI生成内容亟待监管
日前,甘肃省平凉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成功侦破一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造虚假新闻的案件。这也是自1月10日《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后,该省侦办的首例案件。
伴随大模型快速发展,因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开始出现。因此AI监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监管技术不断升级、监管主体逐渐国际化。
除了我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之外,美国本月宣布首个人工智能监管计划,政府承诺发布指导方针草案,以确保对人工智能的使用保障“美国人民的权利和安全”;欧盟也表示希望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强制性的规定,人工智能生成的一切,无论是文本还是图像,都有义务告知它们是由人工智能完成的。
安信证券认为,当前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判别主要可以由两种技术途径来完成:一是通过算法识别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内容的特征,从而鉴别相应的内容是否由人工智能生成;二是通过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添加特定的标识,来区分相应内容是否由人工智能生成。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水印或许也有望成为有效解决方案的一种。数字水印是将一些标识信息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当中,但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人的知觉系统觉察或注意。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可确认内容创建者、购买者、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改。
据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