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红礁石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杨花柳絮二月雪

◎刘启慧

又到了杨花纷飞柳絮飘雪的春二月。

杨柳在古诗词中象征着多情缠绵,而且因其初春发芽被寄予了报春、勇敢、柔韧之美好品质。

在古诗词中“杨柳”是指的一种树木。儿时的记忆中我们故乡人是把杨、柳分为两类树木——柳树不管是枝条向上聚拢的馒头柳还是柔丝向下的垂柳一律被称之为柳树。杨树则是树干笔挺,繁枝聚拢,叶子呈心形的那种树木。乡下人讲究实惠喜欢果树,常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能卖钱”,对柳树杨树却不欣赏,说什么“门前不栽桑,门后不栽柳,院里不种呱哒树”。究其原因“桑”与“丧”同音,柳枝有“招风”之嫌。至于杨树生长快,易成盖房屋之材,多种于路边田间和坟地。夏秋风起,杨树的肥厚叶子相互碰击的哗啦哗啦响,若是夜里再伴以乌鸦沙哑的啼叫真是凄凉恐怖,所以居家院里是不能栽种这种树的。

北方春寒,农户们基本不养蚕,村头山坡上的几棵野桑树自然也引不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孩子们喜欢它,喜欢春分时节它结出的桑葚。桑的枝条蓬松舒展,油光碧绿的叶子下面隐藏着花生米大的桑葚。葚子未熟之时是艳艳的鲜红,放进嘴里有些许的甜,浓重的酸,还有一点苦涩。熟透了的桑葚紫黑色,肥大饱满,舌尖吸吮之间甜汁溢出,有樱桃的软糯,梅子酒的微酸。吃后唇齿被染成淡淡的紫色——那是我们童年时的胭脂口红。

那时父母亲都在乡下中学当教师,父亲教数学,母亲教语文和音乐。母亲曾教我一首儿歌《红蜻蜓》:“晚霞中的红蜻蜓哟,请你告诉我,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提起小篮来到山上,桑树绿如荫,采到桑果装进小蓝,难道是梦影……”

乡下的春天是青黄不接的饥馑时期。母亲把我和弟弟采来的桑叶剁碎掺进杂粮里蒸成菜团子,那菜团子就着小葱蘸酱非常好吃。出身读书世家,当了教师的母亲不仅古文功底好,自幼在勤俭过日子的外公外婆教诲下,擀饼做饭、缝衣做鞋无一不精。家门外有一棵老杨树,每到雨水时节枝头开始发芽,十多天后长出一穗穗“杨花”。这种杨花像米黄色小谷穗,每当风雨过后“啪嗒、啪嗒”坠落在树下一大片。这种杨穗花落下后杨树开始长出新叶,老人们为这种花穗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无事忙”。春天的早晨,母亲让我和弟弟去老杨树下拾这种“无事忙”,拾一篮子回家后,母亲要把每一根花穗的尾部花萼摘掉,说那东西味道苦有毒。再洗干净了在开水锅里焯一遍,再浸泡淘洗数遍,直至淘洗的水不再粘黄,然后把攥干的花穗稍微剁几刀,放上葱姜粉条五花肉蒸大包子吃,那香味进城多年也忘不了。后来得知这种被老家人称之为“无事忙”的杨树花穗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养肝排毒、降血脂降胆固醇之药用,只是此物有毒,毒性在尾部花萼,只要把花萼去掉淘洗干净,则不失为春天的一道野生美味。

春天的柳芽儿摘下后淘洗干净,或用芝麻酱蒜泥拌之,或掺进米面蒸窝头吃味道都不错。更妙的是可以制茶——把柳芽儿采摘后上锅用微火炒干晾干,就是清香的绿茶。只是饮用时需把第一遍水滤掉——因柳芽儿性凉有微毒。

上学后读到茅盾的《白杨礼赞》把对杨树从“吃”的认知中上升到了“礼赞”诵读之。而那些描写柳树的古诗词则使人读懂了它含情默默的风姿,离愁别恨的相思,扎根故土的守望。

又到了杨花纷飞柳絮飘雪的春二月,我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之中读到了母亲的身影,哼唱起当年母亲教我的儿歌:“晚霞中的红蜻蜓哟,请你告诉我,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华发满头的我在不知其所以然中潸然泪下……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