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面对模拟考试失利考生应保持平稳心态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高考,并不只是简单的成绩博弈,更是考验学生的抗压能力。谁抗压能力强,谁就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发挥更好,夺得桂冠。

2023年高考越来越近,各学校都会有一些模拟考试。模拟考试虽然能让学生摸清自己的短板,但是往往会出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些学生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会被击垮,从而乱了心态。其实,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调整心态,模拟考试的失利对考生的打击往往更“致命”。

记者联系到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副主任袁娇,袁娇表示,因为一点小失误而全盘否定自己的学生,往往是“情绪导向”的思维方式。当坏事情来临后,这类学生会沉浸在坏事情带来的坏情绪中难以走出来,更不会进一步做出有建设性的行动。袁娇建议此刻的考生们应该问一问自己:下一次考试,是想继续失误还是想考的好一些,如果想考好,就要调整为“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放下坏情绪,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既然是模拟考试失误,成绩不理想,就说明没有在模拟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那么,如何在考试中发挥出真实的水平?袁娇建议,首先,考生们需要全面复盘考试,找出自己失误的原因。但是,如果因为考试失误,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负面思维,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就很容易陷入自我评价低的思维旋涡,从而进入“反刍思维”。所以,考生要通过复盘,将自己的失误原因具体化、可视化,消除掉负性思维,缓解考试失误带来的焦虑情绪。

其次,考生要以巩固基础为主,攻克难题为辅。部分同学面临模拟考试的失误,会对高考失去信心,担心自己考不上,进而选择多做难题以求提高自己的解题技巧。临近高考前夕,大多数同学很难通过最后的冲刺阶段来大幅度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以难题为主反而打击信心,更容易引起考前焦虑。回归基础,巩固基础,在基础的夯实中,逐渐找到稳定的、有节奏的学习状态,进而保持平稳的心态,这才是保障高考正常发挥的诀窍。

“妄自菲薄”向来是考试大忌,考生如何接受自己模拟考试的失利,怎样和自己“和解”?袁娇表示,考生同样要放下“唯高考论”,接纳人生的多元化选择。高考、大学只是学生时代的一个阶段,大学之后仍然要面临工作、生活,将眼光放长远,时间线拉长,多跟身边有人生阅历的老师、长辈聊一聊,也许会有新的视角,除了高考,人生还有很多的选择。

马失前蹄的情况常有,能调整不发,沉着冷静的继续向前奔跑,才是马群中脱颖而出的千里马。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