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铜梁区的鹿客重庆智能安防设备产业园,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智能门锁产业基地,也是全国第一个数字化智能锁智能工厂,每日生产智能锁超万台。
目前国外刚开始推指纹门锁,带视频的门锁基本没有。而在国内,除了指纹门锁、3D人脸识别门锁之外,鹿客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已经在推智能掌静脉锁。掌静脉技术或将是2023年智能门锁最大的亮点,这是领先于时代的生物识别技术。
智能装备“黑科技”风起云涌
“通常情况下,老人指纹会变浅,儿童指纹随着成长也会发生变化,掌静脉可以很好地解决指纹识别的痛点。一个人从小到大,掌静脉不会有大的变化。”鹿客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彬说,作为中国智造的新兴力量,企业坚持从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到销售、售后服务,打通全产业链条,虽然投入巨大,但鹿客科技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无独有偶,记者7月2日在三一重机重庆工厂看到,这里拥有近800台工业机器人和300多个智能物流AGV。依托MOM系统、中控系统、数字孪生、设备互联、三现四表等数字化模块,实现总装配线17.3分钟下线一台大型挖掘机,真正做到了“一张钢板进去,一台挖机出来”。
“而这仅仅是西部智造重镇重庆的一个缩影!”重庆市经信委主任蓝庆华介绍说,通过补链成群与“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建设,全市已经构建起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原材料配套全产业链条,玻璃基板-液晶面板-显示模组-显示终端产业链群进一步完整,基本形成智能制造“整机+配套”以及“生产+检测+供应链服务”产业体系,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
水下飞行器S1,是深圳市吉影科技有限公司在水下智能设备领域打造的“利器”。手持这个极具科技感、设计感的智能设备,普通人也能变成“飞鱼”。作为全球首款“零门槛”涉水智能设备,S1一经推出就广受欧美市场追捧。
“在12公斤推力的作用下,使用者可以矫若游龙一般随意畅游。2米/秒的速度、极限50米的下潜深度、60分钟的续航,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吉影科技CEO邱海虹说,该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搭载机械臂和4K相机的消费级水下机器人T1,最深可下潜150米,现已广泛用于应急消防、水下搜索救援、水下检修、水产养殖观测、水下科考、潜水娱乐等领域。
智能制造将迎良好发展机遇
手机、电视等终端产品实现智能化之后,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个人穿戴、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生产制造等领域集成融合,催生智能硬件产业蓬勃发展,带动模式创新和效率提升。当前我国智能装备产业处于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重要关口,要抢抓机遇,加快解决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应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对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高性能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尽快补齐产业链短板。”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郝玉成说,组织产学研用等优势资源,联合开展智能装备研发攻关和工程化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深化产用协同,以用促研支持产品持续迭代优化。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不断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可对装备制造业而言,机械的可靠性关乎产品质量和系统寿命。尤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生产线上的任何一台机器出现故障,都将带来整条生产线的停工和巨额的经济损失,试错成本极高。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研究室副主任臧冀原认为,应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一批融合新技术的高质量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壮大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物流装备等新兴产业,形成智能制造发展关键支撑。据《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