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青岛文创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一张地图标注青岛文创新高度

工作人员正在讲解地图文创产品的创意思路。

斩获国际制图最高奖的《剪纸地图》。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专家评审一等奖——来自中国的《剪纸地图》!” 2013年,在德国德累斯顿召开的第26届国际制图大会上国际制图协会主席公布了获奖名单,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的地图文创作品从来自35个国家的529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以黑马之姿过关斩将,一举斩获国际制图最高奖,填补国内同类奖项的空白。《剪纸地图》以中国传统剪纸的形式,将地图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精巧典雅。专家评语:“关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制图应用,非常惊奇和精致”,有力诠释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小小方寸间,承载潜力无限。本报记者走进青岛勘测院,进一步了解地图文化的魅力。

◆首启“地图+文化+科技”跨界发展

“人类发展历史上先有地图后有文字,地图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自然产生的,是空间思维的自然表达。”青岛勘测院院长张志华介绍,“空间思维是人类最高级的思维方式,而地图恰恰是空间思维的直观表现形式。地图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历史长河中,地图与文化相伴相生,地图用自己特有的符号表达着复杂的地理世界,成为时代的注脚。

“回溯中国地图文创市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2006年我们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打破行业界线,将地图与文化进行跨界融合,研发了业内的首张文化地图。”张志华表示,“自此,我们开始了地图新介质探索、地图艺术设计、地图美学实践,再到地图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走出了一条‘地图+文化+科技’的跨界发展之路。”

走进青岛市勘测院的地图文化与创意展厅,自主研发的数千种地图文创产品,如文博珍宝逐一尽展眼前,绽放历久弥新的时代光芒。

此外,2018年由青岛市勘测院与中国地图出版集团联合打造的中国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馆“地图及地理信息文化”专馆对外开放,作为永久性的科普宣传场馆,集中展示了中国地图之美。

目前,青岛地图文创板块已形成特色化、系列化、品牌化、产业化,逐步渗透到政府决策、城市宣传、专业研究、民众生活、科普教育等方方面面,使地图更好地成为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

作为硕果之一,2013年研发的《剪纸地图》在第26届国际制图大会上荣获“专家评审委员会其他地图产品类一等奖”,这是国际制图界的最高奖,也是我国首次斩获该奖项。此后青岛市勘测院屡获佳绩,“国风图韵”系列的《青花瓷地图》、《大沽河河口湿地生态图》分别获得第28届国际制图大会公众投票奖和第29届国际制图大会——挂图类专家评审第二名;“纸智图”系列的《水域姑苏——现代抽象水墨MR互动地图》同时获得第29届国际制图大会电子图类第三名和公众投票奖,共获五项国际制图大会奖项,并多次在国际制图大会上牵头组织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举办中国地图文化联展,将中国地图文化推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延循着地图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变迁,青岛市勘测院已经尝试开展了虚拟现实、MR增强技术等运用,始终褒以鲜活的时代张力,盛放于地图文创的百花苑。

走进科技地图展厅,自主研发的AR地图、MR地图、VR地图等涌动着科技活力。张志华介绍了一项名为“图见地图”的项目,“图见地图”以科技为手段,以地图为核心,以“纸智图制作中心”和“纸智图集制作中心”为支撑平台的地图科技解决方案,涵盖智慧地图内容制作、发布及终端应用的完整的产业形态,擎起地图发展新动能。

通过“纸智图制作中心”研制的各种智能地图,利用AR、MR与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将丰富的数字内容以虚实融合方式展示给用户,为纸质地图提供实景信息、地理信息和多媒体资讯等信息交互的解决方案。

面对未来新技术趋势,地图文创已完成成果转化市场项目百余项,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今年将继续利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与地图文化产品相结合,积极融合BIM、CIM等地理信息新技术新数据,引领新型地图文化消费。

◆首开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先河

2013年7月,“地图文化与创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成立,2020年1月经自然资源部评估、优化整合,成为“自然资源部地图文化与创意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列入部科技创新平台序列,这是国内最高级别也是唯一的地图文化创意方面的研究机构。

“2014年,我院在青岛倡导发起了首届中国地图文化节,在行业内产生了空前影响。”谈起这一备受瞩目的业内大事件,张志华感慨万千,“当时我们积极倡导并牵头成立了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联盟通过举办地图文化节、地图文化高端论坛、中国地图文化联展等活动,提升了行业影响力。”联盟自成立以来,一直围绕国家地图文化产业和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政策与规划,肩负弘扬中国地图文化的使命,搭建产、学、研、用的开放平台,推动着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青岛市勘测院的尝试,不仅仅是开发了一些具体产品,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制图业界对地图制作理念和地图文化的思考。”业内普遍认为,这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测绘和地图制图单位迅速跟进并自主创新,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对于中国地图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曾评价道:“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已从青岛走向世界。”

谈及未来,张志华认为“运营好地图文创产业的关键,首要是找准发展定位,打造地图文化品牌建设,用文化软实力推动产业硬发展”。此外,依托自然资源部地图文化与创意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两大平台的资源,青岛市勘测院将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作为出发点,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地图服务等方面技术支撑,通过创新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