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福岛核污染水

海关总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本报综合消息 北京时间8月24日12时左右(当地时间24日下午1时许),不顾日本国内外多方强烈反对,日方正式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

当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视情动态调整有关监管措施

24日,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回答记者提问。

该负责人表示,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于8月24日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中国海关高度关注日方此举对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带来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海关总署持续开展对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的评估,在严格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对从日本进口食品采取了强化监管措施。依据我国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相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对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采取紧急措施,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海关总署将持续关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情况,视情动态调整有关监管措施,防范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民健康、食品安全带来的风险。

2023年将排出3万多吨

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在每吨核污染水中加入约1200吨海水进行稀释,在确认浓度降低到所谓的“预想标准”后,正式开始核污染水排放。

按计划,2023年内总共将分4次排出3.12万吨核污染水,首批计划排出约7800吨,将从8月24日连续排放17天。

东电和日本环境省等部门称,他们会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海域设置检测设备,一旦出现放射线数据异常、震度5弱(约为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以及海啸等情况,将暂停排放。

日本《每日新闻》预计,要把这些核污染水全部排完,预计会花费30到40年的时间。

国际社会多方谴责

不仅在日本国内,国际社会也广泛对日本此举表示强烈反对。

当地时间22日,大批韩国民众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门前集会,他们手持“坚决反对福岛核污水排海!”“要求日本撤回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等标语,谴责日方的排海计划。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也在23日谴责日本即将进行的核污染水排放,他将日方此举称作是“一种恐怖行为”,认为该计划将会给韩国人民的健康带来巨大风险。

俄罗斯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副代表乌斯蒂诺夫此前表示,日方在这一问题上缺乏透明度,担忧其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将影响全球生态系统。

水产类股24日再度集体大涨

本报综合消息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响,24日A股市场水产养殖板块爆发,国联水产、好当家、中水渔业、大湖股份、獐子岛、开创国际、百洋股份等集体涨停。

盐业股、核污染防治、净水概念同样受提振,江盐集团、中电环保、威派格相继涨停。

相关A股水产和盐业公司,是否对核污染水排海有预防措施?对此多家企业在互动平台上做出了回应。

国联水产表示,公司已做好日本核废水排海的相关预案。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对公司暂未产生影响,公司国际采购的原料主要以南美白对虾为主,采购地区主要以南亚、中东地区为主,近年来,公司太平洋沿岸地区采购逐步减少。公司牛蛙、鱼类、小龙虾等预制菜产品均为淡水产品,沙特目前是公司原料进口地。

百洋股份表示,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为饲料与饲料原料、水产食品加工、远洋捕捞业务。其中,饲料与饲料原料业务服务于国内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业务原材料以国内养殖的淡水鱼产品为主,远洋捕捞业务位于非洲毛里塔尼亚海域,公司产品和作业范围受日本核废水排放影响有限,但公司也在持续关注“排海事件”进展。公司的饲料均为“无抗”产品,水产品加工制品90%为出口产品,公司每年在质量管理和认证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确保产品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心的水产食品。

好当家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距离日本较远,并表示“相信国家会定期对国内海水进行相关检测。”

獐子岛的一位负责产品出口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对于出口的产品,我们会定期对原料进行检测,有核(辐射)物质的话能检测出来,并且海关对出口食品也会有监管的。”

中水渔业回应称,公司的远洋捕捞主要在南太平洋地区,不在近海。该公司并在互动易称,无论是回运水产品还是直接出口至其他国家的捕捞水产品,均会按进口(到岸)国家有关检验检疫政策执行。

*ST佳沃表示,日本海域的洋流方向是往白令海峡,到美国后再向南流至赤道,受赤道温差影响向西流动,属于北半球领域的回流。而智利海域位于南半球,并且为距离日本最远的海域,其受到的辐射影响最小。日本核废水目前看不会对公司智利的三文鱼养殖有大的影响。

除了水产,盐业同样备受关注。

盐业部落负责人对媒体记者表示,预计日本排放核污水,可能对海盐企业的销售产生影响。“这事在行业里比较敏感。”

江盐集团表示,公司关注到市场关于日本核废水排海的相关报道。公司食盐产品主要以自采井矿盐为基础生产,盐卤精华源自封存于千米的地下,远离污染。公司食盐产品均以自采井矿盐为基础生产,外贸业务稳步发展,相关产品远销韩国、东南亚等地区。

矿井盐或相对安全。苏盐井神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生产的盐属于井矿盐,不受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影响。苏盐井神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的产品出口主要销往韩国、东南亚,对日本也有少量出口。

专家:核污染水一年半到两年进入我国海域

日本此次核污染水排放多久会影响到我国?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研究员余雯对此问题解释称,核污染水在进入海洋环境之后,首先是通过洋流的输运,会扩散传播到不同的大洋。此外还会通过海洋的生态系统,例如食物链的传播而不断传递,并且也有可能通过公众摄入海产品的方式进入到人体里,从而对海洋生态系统或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潜在影响。

余雯表示,据之前对福岛核事故的监测,大部分污染物是会向东传播,然后跨越整个太平洋。其中也有一小部分污染物会通过西太平洋膜态水的传播向西南方向进入,大概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进入我国海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森林表示,日本核污染水经过一圈后,与我国接触的水域核放射量会降低很多。但放射量低,不代表影响不大,尤其是对当地影响,例如日本经济、当地渔民生计问题、周边韩国海产品等等。从社会角度来看,它会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

刘森林表示,我国民众也不需要太过恐慌,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事故导致的日本输华食品放射性污染问题,持续开展对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的评估并及时应对。近日,海关总署也提到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护中国消费者进口食品安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强化监管,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严防存在风险的产品输入。

近日,韩国海盐需求量激增。受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等因素影响,部分消费者和零售商开始囤积海盐。韩国政府向市场投放储备海盐,以应对海盐市场的波动。对此,张晏瑲表示,我国食用盐与韩国不同,主要来自井盐,不会涉及污染区域,居民不用过度囤盐。据央广网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