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托业务新分类改革的施行,8月集合信托发行市场稳步回升,发行数量规模“双增”。业内专家表示,受信托业转型影响,信托公司标品投资、服务信托等转型业务规模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发行数量规模双升
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8月共有54家信托公司发行1944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加204款,增幅为11.72%;发行规模920.75亿元,环比增加97.84亿元,增幅为11.89%。
对此,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从初步统计的结果来看,8月集合信托市场发行稳步上升主要是消费金融类和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的发行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发行市场的升温,离不开二级市场的拉动。近日,一款国企信托发行的江苏政信产品,2年期收益率6.6%,上线后即刻预约“爆满”。上海某投资人李先生称,虽然信托产品目前已经打破刚性兑付,但是如果能筛选一些好的产品,风险和收益能得到均衡,比银行定期存款或者保险产品要好。综合来看,信托产品仍然是高净值群体固定收益理财的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行规模升温的同时,8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有所回落。据公开资料统计,1年期(含)以内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18%,环比减少0.06个百分点;1-2年(含)期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72%,环比减少0.03个百分点;2年以上期限的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66%,环比减少0.1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截至8月31日,2023年8月金融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69%,环比减少0.30个百分点;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84%,环比减少0.19个百分点;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80%,环比减少0.12个百分点;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66%,与上月持平。
实际上,不仅8月,今年以来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都在小幅下滑。有业内专家分析称,出现上述情况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国内的资金面相对宽松,企业融资成本平稳下行;其次,银行贷款、债券融资等资金都有较为明显增长,对信托资金有一定的挤出作用;最后,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集合信托产品的可投底层资产受限,业务多集中在基础产业领域,难有较高产品收益。
成立规模环比略降
在8月集合信托发行数量、规模“双增”的同时,其成立市场资金募集较为乏力。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数据显示,8月份集合信托成立数量微增而成立规模回落。8月共有48家信托公司成立了2032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增加150款,增幅为7.97%;成立规模482.52亿元,环比减少84.01亿元,降幅为14.83%。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2023年8月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13.05亿元,环比减少53.70%;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321.48亿元,环比减少5.97%;基础产业类信托成立规模126.41亿元,环比减少26.40%;工商企业类信托成立规模20.66亿元,环比减少16.29%。“目前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主要以处置存量业务为主,新增业务很少,且该类业务比较敏感,公司不做主动宣传。”谈及房地产信托,北京一家中型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