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手机、耳机、平板、音箱、冰箱、电灯、电视等各类设备的高效协同,离不开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蓝牙和WiFi分别存在较大局限性,发展遇到瓶颈。在这一背景下,星闪技术的亮相,备受业界关注。
华为在Mate 60系列手机中引入星闪技术后,9月25日又发布了全球首款应用星闪核心技术的蓝牙耳机FreeBuds Pro 3。业内人士评价称:“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在‘万物互联’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星闪技术的性能指标远超蓝牙和WiFi。中国原生星闪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是近距离无线连接产业的里程碑事件,将助推‘万物互联’时代来临。星闪联盟成员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望率先享受发展红利。”
众所周知,蓝牙和Wi-Fi是消费者最常用到的近距离无线技术。然而由于标准限制,这些技术存在诸多不足,例如蓝牙鼠标、手柄等人机交互设备的时延感受、蓝牙耳机的音频质量和稳定性等方面皆不尽如人意。而成熟的5G技术在时延、可靠性、抗干扰、组网等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在这个背景下,星闪技术应运而生。
公开资料显示,星闪是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具备低时延、高吞吐、高并发、高可靠、抗干扰和精定位等技术能力,主要面向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和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
国海证券分析师刘熹在研报中表示:“星闪的能耗仅为蓝牙的60%,速度为蓝牙的6倍以上,延时仅为蓝牙的1/30,抗干扰灵敏度相比蓝牙提升7dB,覆盖范围比蓝牙提升2倍以上,终端组网数量是蓝牙的10倍以上。”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华为星闪是可以替代WiFi、蓝牙技术的新一代近场传输技术。与后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传输速度和覆盖范围,华为星闪的传输速度更快,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无线传输。WiFi和蓝牙技术面临淘汰的命运。”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副主任袁帅表示:“未来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星闪技术的应用场景将非常广泛。在智能汽车领域,星闪技术可以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载导航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在智能制造领域,可实现机器之间的无线互联和协同工作。在智能家居领域,可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无线互联和智能控制。”
星闪能否快速构筑起产业生态圈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能信息通信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胡宏林认为,星闪最先改变的可能是影音娱乐行业。9月25日,华为重点介绍了星闪耳机支持多声道无损音质连接的特点,而蓝牙仅支持立体声高清。在观看高清画质影像方面,星闪端到端的时延为30至40毫秒,蓝牙为130至500毫秒,差距非常明显。
尽管性能指标遥遥领先,但胡宏林坦言,摆在星闪面前的还有两条并不轻松的路:一是产业生态,二是学术认可。也就是说,目前星闪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尚未成为行业标准,其技术细节和上下游产业链仍需经受考验。
好消息是,已有许多第三方品牌开始考虑采用星闪技术生产配件。比如雷神宣布将研发一款搭载星闪技术的游戏鼠标,而对于拥有数十乃至上百个传感器的智能汽车来说,选择星闪恐怕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据悉,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星闪联盟2020年9月份成立,2022年11月份正式发布1.0标准,到现在迎来集中商用,星闪技术是发展速度最快的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
经过短短三年的发展,星闪联盟队伍已经十分壮大。根据星闪联盟官网信息,其成员包括中国移动、华为、联想、Vivo、中兴通讯、奇安信等企业,联盟工作组包括需求和标准组、频谱组、测试认证组、安全组、智能汽车产业推广组、智能家居产业推广组、智能终端产业推广组、智能制造产业推广组。
上市公司争相布局
A股上市公司在星闪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多家上市公司回答了投资者关切的问题。上市公司泰凌微表示:“公司在2020年就成为第一批星闪联盟会员,一直紧密追踪星闪标准的进展,一直都在做相关的研发投入,已经完成主要的相关技术的研发,正在整合到公司的多模系统级芯片中。”
九联科技表示:“公司在2022年11月份成为星闪联盟成员单位,致力于与华为等关键合作伙伴一起构建与星闪相关的生态系统。公司在研项目有基于星闪技术组网产品及平台研发,基于星闪技术的组网产品目前正在样机阶段。”
国科微表示:“公司作为星闪联盟成员之一,将持续跟踪相关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及产业落地,与星闪联盟其他成员一同积极参与星闪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后续如汽车电子等相关产品规划将充分对接包括星闪技术在内的国内主流标准及生态。”
三川智慧方面表示:“公司2022年7月份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拟在智能光伏、智慧能源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公司正在积极关注星闪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综合《证券日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