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全国呈现一届独具青岛特色的中国茶业科技年会,中国茶叶学会定于2023年10月29日-11月1日,在青岛市崂山区举办第32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
扩大崂山茶品牌影响力
中国茶业科技年会是我国茶界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技盛会,自199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31届,成为促进茶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科技年会也坚持致力于弘扬创新精神,聚焦茶业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在促进我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重要贡献。
年会以“科技引领 茶韵崂山”为主题,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集“产、学、研、政”合作交流为一体,分为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会、全体理事会、科技年会开幕式、年会报告会、年会分论坛和考察观摩等六大板块。届时将邀请国家、省有关领导,行业院士专家,中国茶叶学会会员代表,重点企业等800余人参会。大会开幕式流程分为致辞讲话、授牌、颁奖、纪念封和《崂山茶志》发行仪式以及与下一届年会承办单位进行会旗交接等五大环节。年会的举办将提升崂山茶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全方位展示崂山茶“北茶之尊”的独特历史底蕴和精神风貌,全面提高“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三茶融合发展。全市上下将以此次年会为契机,充分体现科技为要、绿色生态、文化赋能、山海茶园、纬度之最、茶旅融合等优势和特色、扩大崂山茶品牌影响力、推动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创新聚能的产业融合之路、绿色低碳的农村生态之路、共建共享的农民富裕之路。
本届年会较往届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行业协会搭台,业界大咖唱戏。中国茶叶学会为本次年会提供了强有力的行业内部支持,邀请了包括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茶学学科带头人刘仲华在内的数位茶叶领域行业大咖和专家学者,以及800余名国内知名茶企负责人,将在年会的主会场和分论坛中,共同为崂山茶进一步的精品发展、文化发展、智慧发展提振信心。二是纪念“南茶北引”,赓续文化传承。筹委会将出版记载崂山茶发展历程的第一部专业性茶志,开启“南茶北引”纪念封和《崂山茶志》启动发行仪式,进一步弘扬崂山茶文化、研究崂山茶历史,推动崂山茶产业发展。三是山海美景辉映,打造品牌形象。借助本次年会契机,崂山区设置了山海茶韵观摩路线,叫响“科技引领 茶韵崂山”和“一杯崂山茶 万般青岛美”的宣传口号,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山、海、城、茶、田相融合的发展之路,向与会嘉宾全面展示崂山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方面取得的新成绩、新成效、新成果,进一步提升崂山茶区域公用品牌新形象。
政策扶持推动品牌发展
崂山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中心主任赵忠新表示:“作为崂山茶产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局也将牢牢把握这次承办会议的有利时机,通过承办茶业科技年会,搭建一个交流合作、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平台,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促进茶产业协同发展、茶文化交流融合,加快提升茶产业竞争优势,为把崂山茶打造成为靓丽的岛城名片积蓄更多力量。
下一步,崂山区农业农村局将围绕以下三方面做好崂山茶的产业扶持工作:
一是推政策、塑生态。修订完善多项政策文件,包括《推动崂山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和《加快推动崂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加大对茶树新品种选育推广、数字化管理、产业创新团队、气温指数保险、加工设备升级等18个方面的奖补力度,以政策赋能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把握年会的科技属性,打造大数据平台和物联感知平台,推行“崂山茶产地证明标识”,确保崂山茶的防伪保真。
二是统品牌、提品质。探索扩大“崂山茶”品牌的范围,统一管理符合崂山茶生产标准的产品。通过统一品牌、标准和工艺,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茶业联盟平台,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流通、服务于一体,共同发展、共享利益。为茶企、茶农提供培训,推广崂山茶种植、加工、包装等标准,加强“崂山茶”证明商标授权管理,引导茶叶生产经营主体执行国家和地方标准,提高崂山茶产业水平。
三是促融合、锻精品。借助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文化引领和科技支撑,促进茶文旅融合。在崂山全域旅游背景下,深挖崂山茶文化,打造高端体验空间,持续优化茶产业。鼓励适度规模茶园流转和经营,推动企业与农村社区合作发展茶园建设。整合山海、园林、农耕、民俗文化等元素,打造规模化精品茶园,满足游客需求,提升崂山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