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茶北引”70年崂山书写新“茶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昨日,第32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在青岛市崂山区开幕。本届年会以“科技引领 茶韵崂山”为主题,对近年来国内茶业科技创新成果、茶业人才交流、省市茶业发展成果及崂山区三茶统筹发展成果进行了评奖和现场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茶企茶商、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800余人参会。
本届年会将共同为茶产业进一步的精品发展、高端发展、智慧发展提振信心,促进茶业资源协同并进、茶业元素交流融合;搭建一个改革创新的平台,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促进传统茶产业迭代升级,加快提升茶产业竞争优势;搭建一个助力乡村振兴的平台,加快推动资源优势与茶文化深度融合、人才禀赋与茶产业有效衔接、创新动能与茶科技相互匹配,为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蓄更多力量。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第32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由中国茶叶学会、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承办。作为我国茶界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技盛会,本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是第一次走进山东、走进青岛,对于时值“南茶北引”构想70周年的青岛市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70年发展,茶产业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崂山茶作为山东省的特色农产品和文化符号,被誉为“江北第一名茶”,崂山茶文化系统入选了“山东省首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年会上发行的“南茶北引”70周年纪念封,详实记录了这段历史。同步发行的《崂山茶志》对于崂山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传承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年会期间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各界展示茶产业发展成果,搭建茶产业“产、学、研、政、用”交流合作平台。年会开幕式现场展示中国茶叶学会近年来的工作成绩、科技成果、各涉茶院校2023年应届毕业生人才信息交流,中国茶叶学会2023年茶叶品质评价五星茶样、省市茶业发展成果、崂山区三茶统筹发展成果文创产品、茶艺表演、茶企及茶衍生产品市集等内容。
专家学者聚智把脉
在充满科技创新的时代,中国茶产业该如何发展壮大?本届科技年会云集国内茶界院士、专家、学者,共同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动态,分享先进技术和经验。在年会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等专家学者围绕健康生活、乡村土特产高质量发展、数字茶业研究进展等主题进行了论述。
年会还设置分会场,各位专家将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进行成果交流共享,共谋茶业发展。中国茶叶学会将围绕“源、品、融、道、创”主题在青岛市崂山区组织开展茶园现场观摩活动。与会专家学者将对崂山茶的优势和潜力进行深入研讨,助推崂山茶品牌走向全国和国际舞台。
政策大力扶持“三茶”
近年来,崂山区以“特色茶产业+文化体验+节庆旅游”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创新聚能的农业融合之路、绿色低碳的农村生态之路、共建共享的农民富裕之路。秉持“传承、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崂山区着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大文章,出台《关于推动崂山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每年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扶持崂山茶发展,推动崂山茶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崂山绿茶、青岛红茶通过国家标准样品评审,引领了江北茶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风潮。在《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评价报告》中,崂山茶位列全国1568个地标品牌的第50名;在《茶叶品牌声誉百强榜》中,崂山茶位列第23名。崂山区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百县、百茶、百人”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先进典型等40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在全面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