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昨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同比下降,但仍处于近10年同期较高水平;前三季度,我国境内展览市场需求旺盛,展览规模大幅增长,展览业呈现全面恢复态势。
研究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束珏婷表示,今年以来,新设外资企业数较快增长,印证了外商长期在华投资热度不减,对吸收外资长期向好发展有信心。
下一步,商务部将着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研究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扩大现代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努力破除影响外资准入的隐性壁垒,保障内外资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
强化支持政策。会同各部门、各地方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24条稳外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宣传解读和培训,继续出台相应配套细则,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效,让外资企业更有获得感。
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指导服务地方持续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将在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举办“投资中国年”高峰会议,加强投资机遇和政策宣介,促进招商对接和项目撮合。
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试点,率先建设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深入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打造稳外贸稳外资“主阵地”。
加强外资企业服务保障。用好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和外资企业问题诉求收集办理系统,深化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常态化交流,积极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让外资企业不仅进得来、还能留得住、更要发展好。
进博会企业展览面积创新高
束珏婷介绍了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筹备情况。她表示,第六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目前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本届进博会有不少值得期待的亮点。
新老朋友如约而至。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将齐聚本届进博会,国家展有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集中展示,企业展吸引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家企业参展,已注册的专业观众近41万名。虹桥论坛参会规模预计将超过8000人,300多名重量级嘉宾将在论坛上分享观点,交流研讨。
展览展示量质齐升。企业展览面积创新高,达36.7万平方米,特装展台面积占比近95%,参展的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规模均为历届之最。创新孵化专区展览面积和项目数量较上届增加一倍。
虹桥论坛内容丰富。本届虹桥论坛在举办开幕式主论坛、投资中国年峰会等重要活动的同时,将围绕开放发展、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四大板块举行22场分论坛。论坛将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3》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联合国贸发会议等机构也将发布相关专业报告。
束珏婷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境内展览市场需求旺盛,展览规模大幅增长,展览业呈现全面恢复态势。
商务部统计显示,今年1-9月,境内专业场馆共举办各类展会3248场,同比增长1.8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32.4%。其中,大型展会1908场,同比增长2.3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56.9%;展览总面积76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51.5%,已超过2019年全年展览面积。
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创新优化政府服务,加快制订出台推动展览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优化展览业发展环境,以高质量展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已建2973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今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束珏婷表示,截至目前,前三批150个试点地区累计建设2973个生活圈,服务居民约6000万人。
束珏婷表示,通过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节”等活动,引导各类企业和商户走进社区,更好摸清居民需求,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挖掘建设便民生活圈的活力和潜力。围绕便民生活圈政策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将集中推广前三批试点地区建设经验。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小修小补便民地图,方便居民查得快,找得到。
束珏婷表示,作为落实三年行动计划的一项具体举措,商务部于11月1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节”,组织前期150个试点地区行动起来,推动百城千圈联动,便利居民美好生活。
在活动的具体安排上,让居民享受更多实惠。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因圈施策,自主确定活动内容和时间,动员广大零售企业和支付平台、电商企业走进社区,贴近居民需求,推出各具特色的优惠、团购活动。
让居民享受更多便利。鼓励品质商品、绿色智能家电、家居焕新等进社区,开展美食节、美食汇等体验活动,方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潮流时尚,体验品质商品,品尝多样美食。
让居民享受更好服务。鼓励餐饮企业和社区食堂,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方便老年人就餐。鼓励社区设置临时存放点,为有装修、搬家需求的居民提供便利。通过专业回收、现场交易、寄卖等方式,帮助居民处理家庭闲置物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等公益宣传,倡导绿色、节能、安全的消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