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又又又赔钱!债基“好人设”崩了?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冬明

基金“跌跌不休”,简直是通杀,连债券基金的“稳健”人设也崩了。

截至10月25日的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近一个月总回报率算术平均值为-0.37%,中位数为-0.11%,有243只亏损。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近一个月总回报率算术平均值为-1.19%,中位数为-1.03%,有980只亏损。

这已经是债券基金连续第二个月大面积亏钱了。今年9月份有八成债券基金当月亏损,近期股市低迷,债券基金凭啥也赔钱,说好的股债跷跷板呢?

今天就来科普一下债券基金赔钱的原因。

债基最怕市场钱紧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债券?

债券是债务人为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向债权人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发债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银行等。

看起来买债券赚钱很容易嘛,上车,一直等到债券到期收利息就可以了。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债券和股票一样存在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由于债券的利率水平和还本付息时间都是固定的,所以债券波动对市场利率特别敏感。如果市场利率走高,持有债券到期的收益率相当于缩水了,所以债券就会下跌。

虽然央行一直在放水,但近期的市场利率却在快速走高。10月25日,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升至1.9682%,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站上2%,报2.0269%。很多债基持有人感觉最近明显掉净值,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盯住市场资金面选择债基买入时机,这是狼叔教给你的第一个小妙招。像10月这种税收大月,企业缴税导致市场资金紧张。而且10月以来大型银行普遍面临跨季存款流失、理财回表等压力,因此融出资金的意愿不强,这些因素也推高了市场利率。

如果你觉得这些知识点不好理解,那就简单记住一句话——不在季度末和次季度首月买债基,因为这两个时间点市场资金紧张,容易刚买上债基就赶上债市砸盘。

股市不好远离二级债基

科普完债券基础知识,狼叔挑几个案例具体分析一下债基亏损的原因。

今年以来,纯债基金表现还不错,整体保持正收益,但混合型债基(二级)就比较悲催,回报率后十名跌幅均超过了9%。二级债基的意思,就是除了一般债券,还可以投资可转债和股票,这种产品的设计思路是用债券获得稳健收益作为打底,再通过可转债和股票博取高收益。

在市场环境良好时,二级债基有可转债和股票加持,有机会获得比一般债基更高的收益;市场环境恶化时,可转债和股票产生亏损,很容易就会吞掉债券的打底收益。

今年以来亏损最大的工银可转债优选基金,2月以来一路下跌,跌幅明显大于业绩基准,在三季度末重仓个股包括招商蛇口、蓝晓科技、宁德时代等;重仓可转债包括隆(隆基绿能)22、温氏转债、鹤(仙鹤股份)21转债等,行业配置集中在光伏、锂电、地产,正是今年领跌的板块。

跌幅排名第二的华宸未来稳健添盈,年内亏损超过了10%,既不稳健也没添盈,亏损也是亏在买错股票。三季度末,该基金重仓个股包括TCL中环、晶澳科技、帝尔激光等,同样是买错光伏赛道,而债券仓位配置的国债、国开行债虽然稳健,但无法抵御股票仓位的亏损。

所以,投资二级债基特别挑时机,股票市场行情不好时一定要谨慎出手。

去年11月债基曾经出现一轮大面积亏损,原因主要是年末资金面紧张,锂电池等热门赛道股调整,在这种弱势背景下,不少可转债跌幅超过了正股,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债基业绩翻车,投资者选择止盈或是止损,赎回压力反过来又导致债基抛售资产,最后成了一个死循环。

眼看今年的11月又要到了,“资金面紧张+赛道股大跌=债基翻车”,经典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连跌两个月之后,不少债基已经把年内收益跌没了,“双11”年内“钜惠”开始预售,你会在四季度为债基的“好人设”买单吗?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