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篇

“谢谢你们,让我成为一个母亲!”

——医患“双向奔赴”:我治愈你,你温暖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陈栋

只有一颗肾;甲状腺功能减退12年,长年服药;内分泌严重失调,体重150斤;月经初潮后17年,“大姨妈”总共来过10次;子宫先天发育畸形,只有一条输卵管但通而不畅;多囊卵巢,久备不孕长达5年……“当妈”这件事,本该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但对33岁的小赵来说,难于上青天。

久备不孕心如死灰

自知身体“底子差”,小赵自婚后便把备孕提上日程。然而,有多少次怀着希望走进医院,就有多少次被现实打击得灰头土脸。

小赵多囊卵巢加左侧输卵管缺失,让其怀孕一事异常艰难;三年前发现单角子宫,子宫容积比正常人小得多,若健康的子宫是“两居室”,小赵的子宫勉强算是个“小套一”;月经失调,卵泡发育不成熟,试管婴儿这条路也成了死胡同。

“以你的身体状况,几乎不可能自然怀孕。”医生的诊断犹如当头棒喝,小赵也从失望陷入绝望,逐渐心如死灰。

还可以成为妈妈

就在小赵想要放弃的时候,上天终于眷顾了这个渴望成为妈妈的女人——她怀孕了。

她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走进外院妇科医生的诊室,还是被狠狠地泼了一头冷水:“你的情况太特殊了,这个孩子不知道会怎样,你要有心理准备。”

孕13周,小赵在亲友的推荐下,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产科张红霞副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

“这个孩子很珍贵。一般情况下,单角子宫难足月,我们一起努力把孩子健健康康地生下来!”张红霞的一席话,让局促不安的小赵霎时红了眼眶:“张大夫,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原来我也可以成为一个妈妈!”

怀胎之路崎岖漫长

接下来的路,每一步都是艰难的。

因基础体重大、肚皮脂肪层厚,加之胎儿体位低,每一次超声检查都十分困难又漫长;因宫颈短,可能影响妊娠的正常进行,流产和早产的风险高,在用药方面需要格外斟酌和准确。

“这一次的检查比较多,费用有一点高……”张红霞副主任医师拿着开具的检查单耐心地讲解。“您不用这么麻烦,我对您无条件地信任,只要您说有必要,我都做!”

万般小心,依然波折不断。

小赵是一名教师,日均运动量一万多步。孕20周的一天下午,爬了六趟三楼的小赵意外见红,慌乱中被就近送入外院急诊。

“医生给我开了一堆药,但我不敢吃,我拍照给张主任,当天一直折腾到晚上10点多。随后的几天,张主任每天询问我、指导我、关心我,让我放宽心,说孩子和我有缘,我觉得心里特别暖。”小赵回忆道。

得偿所愿母女平安

孕36周+2天例行产检,张红霞发现小赵胎心监护异常,几乎呈一条直线,胎儿宫内窘迫,情况十分危急。若继续妊娠,可能随时面临胎死宫内的风险,须立即行剖宫产。

“那一天,除了我,所有人都在小跑。”小赵回忆,“快要下班了,却没有一个人准备离开。我进手术室的时候,张主任用力握了握我的手。我记得有个待产的准妈妈问我,‘怎么不见你紧张?’我还笑着回答她,‘有张主任在,我有什么好紧张的!’”

从产妇被推进手术室到婴儿降生,前前后后只有五分钟。10月24日16时32分,一个6斤4两的女婴仿若天赐的礼物,被抱到了小赵的怀里。

“我麻醉还没醒,看了一眼我闺女,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当时脑子里反复循环播着我怀孕时常听的一首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女婴因早产被送入新生儿科。为了缓解家属的焦虑,张红霞和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每天把孩子的照片和情况详细告知,黄疸数值降了、低血糖情况改善、大便颜色正常、吃奶量也上来了……

跨越70载的情谊 三代人市立诞生

产后一周,小赵和女儿先后顺利出院。几乎第一时间,小赵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送至医院,字字肯綮,发自肺腑。

“70年前,我的姥姥在市立医院生了我的舅舅和姨妈,我们家有三代人在这里出生。永远相信市立医院,医护人员医术高、医德好,百年市立的传承令人敬佩!”

张红霞得知感谢信后,同样十分感动:“当我们把尊重、理解、关怀不求回报地落实到每一个患者身上时,他们同样以爱回馈我们。这不仅让我感受到治病救人的职业成就感,更体现了我们医院人文服务带来的和谐融洽的医护患关系。”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