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孙梦
加快开放步伐、推进产业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青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民营企业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在我们出海投资的过程中,当地的合作伙伴对中国技术、供应链优势更加认可。今年,我们将投资5800万美元在哈萨克斯坦建设一座20公顷的高科技温室,用来生产高品质农产品。”青岛谷普国际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伟向记者介绍,该项目是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现场签约项目之一。
李建伟表示,从本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规模之大、参与国家之多,就可以看出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理想是普遍的。经过十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参与到“一带一路”共建上来,这就要求在新阶段的国际合作中必须精耕细作,精雕细琢。共建“一带一路”是促进发展的联通之路,企业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对企业来讲,就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将“一带一路”投资和运营纳入企业全球国际化布局的整体战略中考虑,建立长期的发展目标。
在对青岛谷普的探访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运用了自主研发的可实时监控农作物生长的环境监控系统,自动施肥机、恒压供水等先进的智能施肥、节水灌溉系统……通过现代科技的力量,青岛谷普正在描绘出一幅科技感十足的全新农业图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环保、高效、可持续农业模式的日益关注,设施农业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农业,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今年6月,我国出台了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对促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青岛谷普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征地已经顺利完成,主要种植高品质的番茄、生菜和黄瓜等,其中30%以上的农产品将在当地进行销售,其余的将出口俄罗斯、中东地区。”李建伟说。
记者了解到,设施农业现代化,是青岛谷普持续深耕的领域。青岛谷普在设施农业领域采用F+EPC+O模式运营,主要从事投资、种植规划、建筑和温室设计、工程建设、种植运营管理和技术服务、农业设施和设备设计销售、农产品贸易和营销等的全程解决方案。青岛谷普的设施农业项目先后在国内11个省、自治区和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以及国外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落地设计、建设和运营。
“在每个设施农业项目投资前,我们都会做投资模型,用财务数据分析项目的可行性。”李建伟介绍,“1公顷的农田,平均用工仅需6个人。不同于传统农业,谷普设施农业的发展模式颠覆人们的想象。”
“青岛谷普以哈萨克斯坦为支点,主要开拓‘中亚-俄罗斯’业务。我们公司在沙特阿拉伯利亚德也将建设一个农业项目,用以开拓‘中东-北非’业务。”李建伟对青岛谷普的未来发展有着明确规划,他表示:“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将启动‘中亚-俄罗斯’和‘中东-北非’两个业务中心。”
海外项目的开拓有利于把最适合当地的技术方案、更优势的产品和种植技术带到目标市场,满足当地民众对新鲜、绿色和安全的农产品的需求。
“希望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青岛谷普能成为杰出的全球绿色食物生产解决方案提供商,造福‘一带一路’大家庭。”李建伟表示,为全球绿色食物生产提供解决方案是青岛谷普的企业使命。
未来,青岛谷普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探索并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农业合作,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打造创新开放的互惠贸易合作方式,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现代农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