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山海观论坛 上一版   
下一篇

关于发展城阳区品质消费的建议

■中共城阳区委党校 刘海霞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日益转向多元化。人民群众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是更加注重商品及服务的品牌美誉度、消费体验及人文理念等高品质的消费,品质提升已经成为拉动消费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2023年,城阳区委、区政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落脚点,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为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提出了系列举措,为城阳区品质消费升级带来新契机。

品质消费意味着消费的主体、消费的客体、消费的环境三位一体条件下,从标准化和规范化入手,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当前,城阳区品质消费呈现出人口结构年轻化、消费场景不断丰富等显著特征,但也存在居民消费水平有待提高、商业资源相对欠缺、品质消费推广受限等短板弱项。为进一步释放中高端消费潜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建议从培育消费群体、提质消费客体、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为消费增长强基赋能。

首先,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居民消费水平。2022年城阳区常住人口比市南区多近70万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均比市南区低7000多元,收入和消费水平有待提高。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具体而言:一是大力扶持高质量创新创业项目,对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的各类创新创业企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技术咨询和孵化服务等支持力度,提高创业带动就业能力,稳步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二是鼓励个体私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不断提高居民经营性净收入。三是发展和完善金融证券市场,丰富居民投资理财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净收入。

其次,打破消费边界,提升品牌认知度。城阳区有城阳万象汇、城阳万达广场和青岛东方城购物中心3家城市商业综合体,从商户销售额和人均消费看,总体消费能力有限。此外,万象汇、万达广场各拥有近20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与市南区海信广场的800多个世界著名品牌、200余个独有品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商业资源相对欠缺。为此,一方面,扩大公共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保、养老服务、公共住房等领域高端市场的有效投资,推广应用智能家居家电、智慧康养、家用机器人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构建完善智慧广电、智慧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文旅、数字文化等“智慧+”消费体系,逐渐打破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边界,注重提升服务性消费比例,延长商品消费的价值链条,创造并满足消费者不同层级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发展集休闲购物、时尚设计、品牌发布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时尚消费新模式,开展品质消费高端品牌的展会活动,不断提升消费者品牌认知度。

第三,丰富商业资源,提升品质消费供给能力。品牌认知度是衡量客户群体对品牌内涵及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度的标准,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城阳区品牌宣传力度不足,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较低,对各类家具服饰、护肤美妆、精品零售等品牌的了解仅限于品牌名称,而对其突出特点或有较好口碑的产品等情况了解不足,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为此,一是应引导企业瞄准消费升级趋势,加强产品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加快新产品、新设备研发生产,鼓励发展反向定制和个性化设计、柔性化生产;二是培育一批数字电商企业,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推动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生鲜电商等规范健康发展,多渠道扩大特色优质产品进口;三是鼓励国际知名品牌在城阳区购物中心首发或同步上市新品,加强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管理和保护,打造城阳区特色消费品牌矩阵。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