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将建设5个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
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中试服务体系不健全、自主可控能力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为打造现代化中试能力,支撑产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意见》围绕布局现代化中试能力、构建中试服务平台体系、创新发展中试产业、优化中试发展生态及保障措施等提出24条举措。
《意见》提出要开展网络化的协同中试,深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等技术在中试环节的应用,推进企业中试资源的网络化连接、平台化汇聚,提升设备和系统的互操作水平,实现生产实验管控一体化。
在推动智能化方面,《意见》提出要推动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中试环节的应用,通过全面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和精准执行,优化工艺过程,提升试验效率。
《意见》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重点产业链中试能力基本全覆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中试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设5个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中试发展生态进一步优化,一批自主研发的中试软硬件产品投入使用,中试对制造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到2027年,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中试能力加快形成,优质高效的中试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试发展生态更加健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