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整的背景下,今年以来,不少公募和私募机构,以及基金经理纷纷出手自购,彰显对后市的信心。
今年以来,私募机构已宣布自购超3亿元,公募机构已合计自购近5亿元,同时多位基金经理纷纷带头自购自己的基金。
私募官宣自购超3亿元
2024年2月6日,幻方量化发布自购公告表示,幻方量化将于当日以自有资金2.5亿元申购公司旗下产品并投向A股市场。
该机构表示,“今年以来市场波动加剧,出现了非理性的下跌。越是在这种困难时刻,我们就越应该坚定信念,克服挑战。我们始终相信市场会逐步回到正常的轨道,也始终相信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希望我们可以共同保持乐观,并肩度过。”
此次幻方量化2.5亿元的自购金额,创出私募单笔自购新高。
此前,百亿级私募希瓦资产公告称,公司部分基金经理及其直系亲属出手自购共计818万元。1月31日再度宣布自购500万元。
此外,进化论资产、上海卓胜私募两家私募也于1月底宣布自购2500万元。
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今年以来一共有4家私募发布过自购公告,合计自购金额为3.1318亿元。其中海南希瓦、进化论资产、幻方量化这3家为百亿私募,另外上海卓胜私募规模为20—50亿元。
私募业内人士大多认为,市场已进入底部区域,或许距离反弹已不远。
公募自购热度不减
公募基金近期也在自购。
2月2日,朱雀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将于公告之日起10个交易日内使用固有资金申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拟申购金额合计不低于2000万元,并承诺长期持有(1年及以上)。
此前,睿远基金也在1月25日宣布以1亿元自购旗下权益公募基金。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震荡,基金管理人掀起一波自购旗下权益基金的“自购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2月6日,去年8月下旬以来,就有包括易方达、华夏、广发、招商等基金公司以及中信证券、国君资管、兴证资管、东方红资管等券商资管在内的44家机构陆续发布公告,自购旗下公募基金,合计金额约40亿元。
从实际认购情况来看,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2月6日,2024年以来一共有22家公募基金对旗下产品发起了42次自购,合计自购金额4.78亿元,其中包括自购股票型基金2.2亿元,混合型基金1.1亿元,债券型基金0.96亿元。
而2023年一共有147家基金管理人对旗下产品发起了12783次申购,合计净申购金额1105.13亿元,其中以货币基金规模最大,为1038.85亿元,占比94%。
除去货币基金之外,2023年基金公司对自家基金净申购66.28亿元。其中包括净申购股票型基金金额22.19亿元,混合型基金36.58亿元,FOF基金19.16亿元。不过,公募管理人2023年对债券型基金则出现了净赎回14.56亿元。
供稿:《21世纪经济报道》 庞华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