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1月新增社融创新高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稳固

近日,央行发布的1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是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1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84.2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与上月持平。

另外,数据显示,1月末,M2(广义货币)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月末有所回落。M1(狭义货币)同比增长5.9%,比上月末高4.6个百分点。

有业内专家表示,1月新增贷款4.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高162亿元,在上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了同比多增,说明银行表内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比较稳固。社融在上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同比多增,说明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力度保持较高水平。

从货币供应量上看,1月末,M2余额297.63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低1个百分点。M1余额69.42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月末高4.6个百分点。M0余额12.1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当月净投放现金7954亿元。

分析M2增速下滑的原因,有专家表示:“合理看待1月M2增速波动。当月M2增速出现回落,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总体来看,阶段性扰动的特点较为明显。”

他进一步指出,一是短期扰动因素,财政一般在春节前会出现支出高峰,财政支出增加会导致M2增长加快。去年春节在1月,今年春节在2月,财政支出从1月错位到2月,会造成M2增速1月下行、2月回升。2021年也出现过类似的春节错位情况,2021年1月M2增速下行0.7个百分点至9.4%,而2021年2月又回升到10.1%。大体估算,财政因素对今年1月M2下拉影响也在0.7个百分点左右。

二是长期趋势,疫情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金融数据总体领先于经济数据,M2增速也在去年2月达到近13%的高点,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M2增速稳中有降,经济与金融增速间的缺口也将逐步收敛。

三是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角度,金融体系资金空转和套利减少,企业和居民购买债券增加促进直接融资发展,也都会对贷款产生一些良性替代,相应降低M2增速。

记者注意到,日前,央行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要减少对月度货币信贷高频数据的过度关注。短期来看,高频数据往往会受到各种季节性扰动因素的影响,春节就是最大的扰动因素。从往年历史来看,受春节错位因素影响,1~2月M2增速、贷款增量会出现一些波动。现在很多统计因春节因素将1~2月数据合并发布,对金融数据总体也应1~2月合并观察。”

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98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2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8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3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73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49亿元。

供稿:《每日经济新闻》 肖世清/文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