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为加快人工智能发展,促进算力产业发展,2月29日,贵州省首批“贵州算力券”发放仪式举行,来自全国72家购买贵州算力资源的企业领取了首批89张“贵州算力券”。
“贵州算力券”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算力使用成本,引导数据交易市场规范化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加快培育产业生态,汇聚算力资源,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助推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贵州省2024年拟发放的算力券包含总额1亿元的现金券和若干实物券。这是自“东数西算”启动以来,贵州着力发挥区域算力规模效应,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效率,构建面向中国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主要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据贵州省算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介绍,创新推出的“贵州算力券”机制,激励用于购买符合条件的贵州算力服务或贵州数据交易产品,实物券还可用于申购有关平台的贵州特色商品。
“贵州算力券”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算力使用成本,引导数据交易市场规范化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加快培育产业生态,汇聚算力资源,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助推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2024年伊始,成都市率先开启年度“算力券”申领工作,预计年度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算力券”是成都市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使用算力的创新举措。“去年我们使用了20万元的算力,通过申领‘算力券’减少了一半的费用。”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是成都智算中心用户,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算力券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帮助公司新AI产品快速启动研发。
今年,无锡市出台《无锡市关于加快推进算力发展和应用的实施意见》,布局多元算力协同发展的算力体系,打造城市“算力洼地”,提出到2025年,全市可开放智能算力规模不小于2000PFLOPS,并每年统筹安排5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购买算力服务。为降低算力成本,鼓励、促成创新型企业使用算力,根据实施意见,无锡市将以“算力券”的形式,重点支持“465”现代产业集群企业、从事数字技术研发及应用的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购买算力服务,每年统筹安排5000万元资金。
去年,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财政厅印发通知,将开展2023—2024年“算力券”申请工作,发挥好政策引导作用,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提升算力资源使用率。本轮算力券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由省、市级财政按照1∶1的比例共同分担。本轮“算力券”有效期为2023年7月28日(《河南省支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政策》印发日)至2024年6月30日。
各地加快智算中心建设
2023年10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对外发布《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存储总量超过18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0%。
各地也在加快智算中心的建设。2月4日,深圳开放智算中心点亮运营暨深圳市智慧城市算力统筹调度平台揭牌仪式举行,这意味着深圳正在加快打造10万卡级别的超强算力集群。深圳开放智算中心基于国际主流智能算力芯片,可实现高复杂度、高计算需求的千亿级大模型训练。
2月18日,哈尔滨平房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复《哈投智算中心项目》,总投资4.6亿元,预计购买130台AI服务器,建成后开展算力外租服务。而此前哈尔滨数字龙江智算中心项目已经开标,中标金额约2.226亿元。
在武汉,中国移动全国首批智算中心节点——中国移动智算中心(武汉)去年年底开放运营,该中心利用已投产的算力网络全光底座,以“1—5—7—10”超低时延圈覆盖华中,辐射全国。2024年,智算中心算力规模将达6800PFLOPS,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
此外,在产业各界的协同推进下,我国算力产业链已初具规模,算力基础设施、平台、服务、运营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目前,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197EFlops,存力总规模超过1080EB。算力产业已初具规模,服务器、计算机、手机等计算类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平台的服务运行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合作,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