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人工智能浪潮在拉开算力竞争序幕的同时,存力市场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AI服务器出货量提升催化HBM需求持续增长,到2025年全球HBM市场规模预计达150亿美元,增速超过50%。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高端存储芯片(HBM)的主要供应商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公司等国际存储芯片大厂,均在积极扩产。例如,SK海力士作为HBM领域的头部企业,计划今年实现HBM产能翻倍。美光公司今年资本开支约75亿美元至80亿美元,主要用于HBM量产。
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存储器市场出现复苏,手机等领域需求有所恢复,多家A股存储厂商出现明显的业绩拐点。以佰维存储为例,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环比增长超过50%;毛利率环比回升超过13个百分点。
佰维存储有关人士认为,数据需要存储,存储需要芯片。公司看好AI叠加智能手机、PC、智能穿戴等带来的需求增长,将进一步推动存储技术升级和容量提升。此外,随着存算一体技术的发展,算力与存力的深度绑定,也将推动AI服务器的发展。
进入2024年,国内外存储市场持续回暖,存储器涨价行情仍在延续。
HBM已发展到第五代
HBM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图形处理和其他需要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的领域。随着计算机体积不断减小和新技术对内存带宽需求的增加,HBM逐渐成为关键技术之一。
从原理上讲,与传统的GDDR相比,HBM通过将一系列DRAM芯片垂直整合成堆叠式结构,每层之间通过硅互连进行通信,从而实现较大容量和更高带宽的特性,具备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目前,HBM产品以HBM(第一代)、HBM2(第二代)、HBM2E(第三代)、HBM3(第四代)、HBM3E(第五代)的顺序开发,最新的HBM3E是HBM3的扩展版本。
据了解,HBM主要应用于AI服务器。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披露的数据,2022年AI服务器出货量86万台,预计2026年AI服务器出货量将超过200万台,年复合增速29%。AI服务器出货量提升催化HBM需求持续增长,到2025年全球HBM市场规模预计达150亿美元,增速超过50%。
厂商加速布局
在全球市场上,目前有SK海力士、三星电子和美光科技3家公司能够量产HBM。
2月26日,美光宣布已经开始量产HBM3E,将应用于英伟达第二季度出货的H200 Tensor Core GPU。
美光表示,已经开始量产的产品是24GB 8H HBM3E,数据传输速度为每秒9.2GT、峰值存储带宽超越每秒1.2TB,与HBM3相比,HBM3E的数据传输数据和峰值存储带宽提供了44%,这对英伟达H200等需要大量带宽的处理器来说尤为重要。
有分析师表示,这项发展对美光非常有利,预计美光在2024年将获得7亿美元的HBM营收。
近日,据报道,SK海力士已经顺利完成HBM3E的开发及性能评估,预计将于今年3月开始大规模量产,并向英伟达供货。
据悉,SK海力士的HBM3E在1024位接口上拥有9.6GT/s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个HBM3E内存堆栈可提供1.2TB/s的理论峰值带宽,对于由六个堆栈组成的内存子系统来说,带宽可高达7.2TB/s。
虽然在HBM3E量产上慢了美光一步,但不可否认的是,SK海力士仍是HBM市场的领先者,其在近期的博客文章中透露,2024年的HBM供应量已经全部售罄。同时,SK海力士预计2025年的订单量也将非常庞大。
此外,据韩媒去年披露,三星的HBM3E产品命名为“Shinebolt”,采用基于EUV极紫外光刻工艺的第四代10纳米级工艺制造,芯片容量可达24Gb,等效频率可达9.8GHz,领先于SK海力士的9GHz和美光的9.2GHz,单颗芯片的带宽可以达到1TB/s至1.1225TB/s。
2月27日,三星电子在其官网宣布,其开发出了业界首款36GB HBM3E 12H DRAM,性能和容量均提升50%以上。三星电子已开始向客户提供HBM3E 12H样品,并计划于今年上半年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