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今年1月底,证监会宣布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由于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自3月18日起实施。这也意味着市场所理解的转融券“T+1”正式落地。
业内人士称,此次机制优化调整目的在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随着后续制度规范持续落地,更多改革措施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投融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提振投资者信心。
转融券是指证券市场的借贷业务,中证金融公司将自有或依法筹集的证券出借给证券公司,再由证券公司将这些证券借给投资者,用于融券交易。
此前,证监会宣布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T+0调整为T+1,自3月18日起实施。上周有券商收到中证金融公司的通知,定于3月16日进行转融通业务通关测试。
据记者梳理,目前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湘财证券、中国银河、民生证券、西部证券等40余家券商表示积极与中证金融、交易所、中国结算合作,并完成了各项系统端业务测试。3月16日,A股转融券“T+1”通关测试正式启动。此次测试是为了确保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技术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次测试内容涵盖市场化转融券约定借入和撤单、转融券非约定借入和撤单、市场化转融通证券出借、非约定申报转融通证券出借、展期和提前了结申报和撤单、市场化转融资借入申报和撤单、担保证券缴存提取、担保品买卖、行情接收与展示、清算交收等业务处理。
2023年,金帝股份上市首日大额融券卖出、高瓴旗下HHLR违规减持隆基绿能股票,两度引发市场对限售股出借融券问题的关注。此后,证监会加大了对限售股出借融券的监管力度。
今年1月28日,证监会按照“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宣布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
在东方证券王丽颖看来,转融券由T+0变为T+1,市场此前已经有所消化,短期看对市场影响不大,但中长期对市场的正向反馈显而易见。
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
据了解,转融券的出借期限分为3天、7天、14天、28天和182天。数据显示,今年以来,7天和14天期限的转融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11.61%和83.05%,而182天期限的转融券数量占比仅0.12%。
有非银分析师指出:“由于转融券余额受到展期因素的影响,精确计算剩余期限分布存在一定困难。但如果展期的期限特征与新合约融出的期限特征相似,可以预期在未来一个月内,转融券的余量将迅速减少,最终只剩下约182天的长期限转融券余量。”
对于本次转融券由“T+0”到“T+1”的机制优化调整,证监会此前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突出公平合理,降低融券效率,制约机构在信息、工具运用方面的优势,给各类投资者更充足的时间消化市场信息,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二是突出从严监管,阶段性限制所有限售股出借,进一步加强对限售股融券监管,同时,坚决打击借融券之名行绕道减持、套现之实的违法违规行为。
华林证券表示,从长期来看,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望提高融券业务的稳健性和成熟度,从而促进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民生证券指出,本次转融券由“T+0”变“T+1”,是对监管提出的融券优化机制和逆周期调节相关政策的进一步细化落实。“T+0”变“T+1”对于券商下游融券策略需求及时性较高的客户影响较大,如量化客户,但长期来看,本次调整政策有助于提升融券业务的稳健性和成熟性,有利于业务长远健康发展。
转融券规模持续下降
今年以来,监管已多次发声——优化融券及转融通机制。
2月6日,证监会网站发文,对融券业务提出了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自证监会宣布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来,转融券的市场规模也出现了明显下降。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转融券余额为601.46亿元,较2月6日时下降31.36%。同时,随着转融券存量逐步了结,融券余额亦大幅下降。截至3月15日,A股融券余额为427.57亿元,较2月6日时的596.19亿元下降了168.62亿元,降幅为28%。
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
融券业务改革持续推进,对于稳定市场信心有重要意义。多位专家表示,随着后续制度规范持续落地,更多改革措施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投融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提振投资者信心。
1月25至26日,证监会在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上表示,在资本市场的关键制度方面,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常态化退市等规则和安排。
中信建投证券非银行金融及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师赵然认为,“结合证监会的工作安排以及‘以投资者为本’,建设公平、稳定的资本市场决心,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稳定市场预期的改革政策出台,在多套‘组合拳’下资本市场活跃度有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作为资本市场基础交易制度之一,融资融券制度在完善价格发现机制、提高市场定价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称,相关制度规则不断完善优化,更加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贴合资本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回报及获得感。例如,本次融券制度调整结合近期各部门针对资本市场积极发声并采取行动支持,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东海证券非银行金融首席分析师陶圣禹表示,考虑到监管旗帜鲜明强地调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预计后续制度规范有望持续落地,为中长期资金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升资本市场对优质公司的吸引力,实现投融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