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在市场上传着“盒马、大润发又要被阿里卖了”等谣言的情况下,盒马创始人侯毅卸任CEO的消息使得盒马再一次成为焦点。历时九年,曾是阿里新零售代表的盒马从一路狂奔开店走向了降本增效,而在阿里集团新一任管理层明确提出要聚焦电商和云这两大主业的前提下,未来它将何去何从更为外界所关注。
侯毅挥别盒马阿里新零售震荡
3月18日,媒体报道,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盒马创始人侯毅退休并卸任CEO一职,但将作为盒马的首席荣誉顾问继续指导工作。侯毅曾担任京东O2O事业部总裁,2015年加盟阿里并一手创建了盒马,培养盒马成为一家全国超过360家门店的连锁生鲜品牌。一同宣布的,还有盒马CFO严筱磊将兼任CEO。她于2016年加入阿里,2018年担任盒马CFO。
说起盒马,或许很多人还能想起2017年的夏天,阿里创始人马云站在盒马上海金桥店的水缸边举起大龙虾的那张照片。金桥店是盒马开出的全国首店,当时马云身边簇拥的人群中,离他最近的一个是从他手中接棒的张勇,另一个就是盒马创始人侯毅。
盒马是含着金汤匙从阿里内部诞生的,被赋予了“建新楼”“搅局者”“新零售标杆”等光鲜词汇,盒马也是阿里新零售概念的落地实践样本。2016年3月,盒马获得了阿里1.5亿美元投资。当年10月,马云就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他当时称:“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
公开数据显示,盒马在上海开出的中国首店,2016年开业当年营业额约2.5亿元,坪效近5.6万元,远高于行业1.5万元的平均水平。紧接着,盒马蒙眼狂奔,2017年底还只有25家门店,一年后就大幅增至149家。
无奈好景不长,在疫情这只黑天鹅下,消费降级来得始料未及,心高气傲如侯毅,也只能带着盒马快速回归零售的本质,抢夺低价心智。
侯毅的商业敏锐程度一直被外界所认可,这从盒马旗下业态之多就能看出。据记者了解,盒马此前曾先后尝试过盒马鲜生、盒马X会员店、盒马邻里、盒马小站、盒马菜市、盒小马、盒马生鲜奥莱店等多种业态,这其中伴随着成功与关店。
去年5月,阿里曾公布了旗下数家公司的上市时间表,其中盒马预计在未来6—12个月内完成上市流程,快于同样官宣要上市的菜鸟和阿里云。
上市计划也促使盒马在2023年相继开启一系列扩张。除了扩大配送半径外,盒马当年7月还提出了“移山价”直面山姆,花费更大成本的扩张式开店,侯毅当年4月在其朋友圈转发文章时称:传统大卖场在全线退出核心城市,给了盒马低成本高速拓展门店带来了时代的机遇,也是盒马成立8年来门店拓展最快的一年。一个缩影是:仅去年9月盒马就宣布欲开30家新店,包括16家盒马鲜生门店、3家盒马mini门店、9家盒马奥莱门店,1家盒马黑标店Premier,1家杭州亚运会媒体中心体验店。
但变化也在发生。相对于大规模开店,去年10月提出的“折扣化变革”已经成为盒马对外传达的最主要声音,去年12月盒马还暂停开通付费会员。有业内人士在跟记者交流时认为,盒马此举是为了抢占更大市场,并让线下门店重新迸发活力。
降本增效也成为盒马现在的主题之一。今年2月,盒马位于大连、武汉等地数家门店相继传出关店消息。盒马官微曾对此回应称,由于物业合同到期、个别商场不景气等原因,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会关闭6—7家门店,今年还计划新开70家门店。
同在今年2月,盒马还在北京、南京、长沙3个城市内试点将免运费门槛从49元提升至99元。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选择降低运费门槛,盒马这一举措曾引起外界质疑。有阿里内部人士认为,“现在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肯定怎么降本增效怎么来。”
而在此之前,更大的变化已经发生:去年11月阿里宣布2021年就开始自负盈亏的盒马,首次公开募股计划暂缓,阿里内部最先上市的公司变成了菜鸟。透镜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从大环境来看,去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一直不温不火,此外与盒马同在生鲜赛道的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在资本市场表现并不佳,“盒马的估值肯定没有前几年那么高。”
在盒马处于成本高压的当下,盒马CFO严筱磊兼任CEO也变得在情理之中了。盒马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经济形势在变化,当企业身处其中时,很难不把‘稳健’作为其中的选项。具有近400家门店体量的盒马已经到了‘守成’之时,掌管着钱袋子、更严谨、更精于计算的CFO也许是更合适的选择。”
“被卖”风波不断 未来推向何处?
3月中旬以来,市场上传来消息称“阿里巴巴旗下的大润发和盒马鲜生将被中粮(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收购,分别作价约100亿元人民币以及200亿元人民币”。
随着传闻中的收购方信息与收购金额变得具体,相关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更多热议。3月17日,记者就此分别向大润发以及盒马相关人士求证,前者直言“辟谣”,后者则言简意赅回复两个字“假的”。
作为经营了二十多年的老牌商超,大润发采用的是传统的实体零售模式。盒马经由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新零售事业群打造,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业态。两家虽是不同模式且业务独立的公司,却在阿里巴巴2016年推行“新零售”战略后,成为资源合作且相互经验借鉴的样本。
直到今年2月阿里巴巴的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回答“出售非核心资产”问题时表示,目前阿里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它们不是核心的聚焦业务,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但考虑到当前的市场情况,退出可能需要时间去实现”。
蔡崇信还称,阿里巴巴在2024财年的前9个月时间里,共完成了17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的退出,也在看上市股票如何退出,甚至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团队。
此言既出,最先传出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百货和购物中心运营商银泰商业将被出售的消息。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前,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银泰商业会否被出售,仍是未知数。
与银泰商业的出售传闻略有不同的是,此次大润发和盒马的收购方,早期名单中确实有不少企业在列,像永辉超市、华润,但最终出现的名字是中粮。
记者分别与上述传闻中的“收购方”取得联系,其中永辉超市与华润方面人士表示不予置评,而中粮内部人士则对这一“被传得有模有样的收购案”表示不解。
中粮在线上有“我买网”,线下不仅有生鲜超市,还在京津地区设立了一些直营门店以及小型的商品体验馆,“近年来一直在探索新零售模式”。这位中粮内部人士表示,中粮在零售实体门店方面存在短板,但“一直没去进行相关收购,为什么现在要如此大投入地去做呢?”
中粮是我国的第一大粮商,在全球具备供应链能力,这让它出现在大润发和盒马的收购方名单中,不足为奇。不过,“全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已经由电商补齐了”。上述中粮内部人士觉得,在最后一环更具竞争力的阿里巴巴,不太可能轻易地舍弃过去几年在新零售方面沉淀的资源和能力。
曾在阿里研究院担任过副院长,并作为阿里新零售研究中心负责人的游五洋,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上述收购传闻时,他表示并不惊讶,直觉告诉他,消息是真的。游五洋首先为大润发的前景担忧,不容忽视的是,自去年以来,大润发就出现过大规模关店问题,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至少关闭了13家门店,而进入2024年伊始,又有4家门店关张。盒马同样发生了关店风波,今年3月以来,大连、武汉、广州等地均有门店关闭。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集团“管理棒”自2023年交接后,对集团战略也加以调整,“聚焦线上网络零售”。游五洋虽然已经离开阿里巴巴,但他如今依然在新零售领域深耕。对于“老东家”可能放弃大润发、盒马这些涉及实体零售相关的业务集团,他理解这一决策的背后逻辑就是“放弃线下”。
今年以来,蔡崇信不止一次对外重申,阿里巴巴将聚焦电商,“未来五年内,电商渗透率将有望上升到40%,甚至更高,这是阿里电商业务的长期驱动力所在”。
如今,在电商主营业务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阿里对新零售的提及越来越少。2023年,在多番换帅的浪潮中,阿里这艘巨轮在颠簸中再一次调整了方向。不过,巨头转身,谈何容易。谁能接盘,阿里业务的含金量有多少,只能静待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