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雯
金融“春雨”的持续滋润,为青岛资本市场发展蓄下一池春水。2024年一开年,一棵棵资本“春笋”便拔节生长开来。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青岛市“资本市场专业服务团队”座谈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家企业过会待发,8家企业在交易所排队待审,19家企业在青岛证监局辅导备案,6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开局即是冲刺,2024年开年青岛资本市场势如破竹,一场“资本军团”的突围战正稳步发力、渐入佳境。
多家企业开启A股IPO“征程”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支柱和基石,是城市经济最具活力的竞争因素之一。2024年开年青岛资本板块的亮眼表现,恰是资本市场与城市转型发展同频共振、共生发展的缩影。
1月份,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视角”)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正式开启A股IPO“征程”。极视角成立于2015年,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目前极视角已获得山东陆海联动、青岛海创智链、经控金融投资、兰馨亚洲、青岛国信等知名产业资本的战略轮系列融资。
2月份,青岛证监局受理了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达通”)提交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辅导备案申请,预示着该公司正式进入辅导阶段。文达通创立于2001年10月,公司位于青岛市黄岛区,是一家专注于智慧社区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物业服务和城市生活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和服务项目是住区智能化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提供智能硬件及物联网解决方案、“AI社区大脑”计划及大数据运营服务,将已有的传统物业服务项目升级,通过打造智慧社区平台建设及运营,推动数字城市的建设。
同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发布公告,青岛卓英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英社”)启动上市辅导,公司拟登陆北交所。卓英社成立于2005年,公司位于青岛市即墨区,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模切、EMI、模组光学材料、LED光环境、新型材料、汽车电子等产品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消费电子、医疗、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至此,极视角、卓英社、文达通在奔赴IPO“征程”中打响头战。截至目前,青岛共有3家企业过会待发,8家企业在交易所排队待审,19家企业在青岛证监局辅导备案,6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去年6家企业IPO闯关成功
不是排队,就是在去排队的路上。对于很多企业而言,IPO的确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2023年,青岛新增上市企业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达85家,青岛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及新增数量均稳居全省首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奔赴IPO的路上,也有企业中途退场。
数据显示,2023年青岛新增了洲际船务、思路迪医药、豪江智能、盘古智能、乐舱物流、永保云等6家上市公司。记者查阅资料显示,2023年3月在青岛市资本市场“春笋行动”暨深交所“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周”活动启动仪式上公布数据中,青岛市有12家企业在沪、深、北、港交易所排队待审,20家企业在青岛证监局辅导备案,6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然而,截至2023年底,只有6家企业冲出重围,成功上市。
企业IPO被否的原因,集中在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未来盈利能力被质疑、企业无法解释募投项目所规划产能未来消化能力、申报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及其他信息披露质量、企业违反社保、税收法规等方面。事实上,任何一点小的瑕疵,都可能成为企业折戟沉沙的命门。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2023年2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因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相关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2023年6月21日,因信息披露的质量被上交所质疑,存在的关联交易金额较大、占比较高,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撤回了IPO申请,宣告就此止步上交所科创板。
2023年7月24日,青岛积成向北交所提交了《青岛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报告》,申请撤回申请文件。青岛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进程暂停。
2023年8月17日,因上会前出现“重大事项”,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IPO被取消审议。
2023年9月4日,青岛沃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主板IPO终止。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上交所于2023年3月4日受理沃隆食品沪市主板IPO申请文件,8月28日沃隆食品保荐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撤销保荐,9月4日上交所决定终止审核。
2023年11月16日,上交所公布对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终止审核的决定,直接原因是公司及保荐机构东亚前海证券分别撤回申报/保荐。公司申报IPO于2023年3月4日获得受理,6月20日公布首轮问询回复。这起IPO案例特别之处在于,2014年至2020年期间,实控人张万明向朋友、员工、民间机构借款炒股亏损合计3277万元,报告期初借款余额超过1亿元。
2023年12月12日,受理不足半年,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了在北交所上市的进程。该公司解释称,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决定终止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请。
金融“春雨”迸发资本进阶力量
“春笋”企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金融“春雨”的滋润。尽管企业上市的背后有着很多不确定性,但在青岛优质的培育环境之下,上市企业后备军团新生力量逐渐壮大,涌现出越来越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特征的企业,助推城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提质增效。
在培育上市企业的过程中,青岛如何发挥政策“组合拳”和市场的作用,构建培育企业上市的生态雨林?近年来,青岛持续开展资本市场“春笋行动”,先后举办资本市场“春笋行动”启动仪式暨深交所“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周”活动、“走进深交所”“走进北交所”活动、“拥抱注册制 启航新征程”注册制政策宣讲以及全国首场全国股转公司公示审核和绿色通道机制座谈会等资本市场专项培训活动,持续提升着企业运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青岛资本市场发展持续稳定向好。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年内通过IPO、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实现融资242.18亿元,同比增长28.58%。全市37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2483只、管理总规模1885.19亿元,较全国增速分别高出5.86%、1.93%,私募股权投资金投早投小投科技逐渐成为趋势。
放眼这片金融“春雨”滋润下的资本热土,不远的未来已清晰可见,一个资本生态雨林望之蔚然而深秀,它跟着城市共生长,推动着城市资本力量实现新的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