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基金降费潮还在继续。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40多只基金降低管理费或托管费,涉及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基金等。其中,半数以上为固收或“固收+”品种。
在公募基金降费改革背景下,随着投资者对于费率的敏感度逐步提升,以及更多公司加入降费率比拼模式,公募基金降费已是大势所趋。
多公司加入降费率比拼模式
3月20日,融通基金发布公告,公司旗下融通债券基金降低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
公告显示,为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进一步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经与基金托管人中国工商银行协商一致,决定自2024年3月21日起,融通债券基金管理费率由0.6%/年下调至0.3%/年;托管费率由2.0‰/年调低为1.0‰/年。
天弘招添利混合型发起式也于3月11日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求,自3月11日起调低管理费、托管费及A类基金份额申购费率。其中,管理费由0.60%年费率调低为0.40%年费率,托管费由0.15%年费率调低为0.12%年费率。
与全行业偏债混合基金平均0.75%和0.16%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相比,也属于中低水平。
同时,也有权益类基金宣布降费。
如九泰天宝灵活配置混合3月19日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降低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成本,即日起将基金管理费年费率由0.80%降低至0.60%。这一数值同样低于同类产品1.02%的平均水平。
此外,3月以来,包括中信保诚基金、工银瑞信、华夏基金、国联安基金等在内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密集宣布下调管理费或托管费。
降费是大势所趋
从产品类型看,年内近20只固收类品种宣布下调。其中,一级债基、偏债混合各有5只,中长期纯债4只。
权益类品种方面,灵活配置型产品数量最多,有11只,指数型6只,普通股票型和偏股型各3只。
从费率变动情况来看,这些产品平均下调幅度为30个BP,并有11只管理费率降幅超40个BP。
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分析,基金进行降费的缘由不尽相同,其中,有不少是为了通过低费率吸引客户,以提升规模,也有的是为了“保壳”,方便帮忙资金进场。此外,还有基金可能是因为权益仓位明显下降或投资策略变化而进行降费。
不过,在上述人士看来,在公募基金降费改革背景下,为更好地服务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降费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过去投资者可能更关注基金的收益,现在越来越多投资者对于费率的敏感度也在提升;另一方面在当前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不少公司可能也不得不加入“卷费率”模式。
据《中国基金报》 天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