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新消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自动续费”让消费者吃“闷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近年来,随着音频视频网站的迅猛发展,很多APP上的部分内容和服务只为会员提供,很多消费者不得不选择开通会员。而“自动续费”成为他们频频遭遇的一个消费陷阱。

在APP、小程序普及的当下,便捷式操作一直是各大信息服务提供商所追求的服务目标。特别是在支付环节,缩短交易流程、简化订购手续乃是常见的提升服务质量的手段,自动续费便是其中之一。然而,部分商家却在自动续费上动歪脑筋,设置层出不穷的套路强制捆绑消费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许多消费者表示,本想只开通一个月会员却在第二个月被自动扣费,或者是只是想低价体验两天会员服务却在体验后被平台自动扣了一个月会员费,甚至更长时间的扣费。

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APP不仅没有显著提示,而且还故意将自动续费等关键信息以小字、字体淡化等方式显示,误导消费者。使得原本自主选择的续费变成了强制性的自动续费。

对于这一备受诟病的自动续费问题,3月1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简称《实施条例》)作出明确规范。《实施条例》将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并规定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

“自动续费”无提示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后,妮妮习惯通过上网追剧放松身心。她曾在2个视频类APP上购买过会员。她发现,会员包月比单月购买更便宜。例如某视频APP,包年订阅是258元,优惠价格为198元;包月订阅是25元,连续包月订阅为9.9元。为了省钱,她一般选择开通会员连续包月服务套餐。

又被扣了15元!这已经是妮妮3月“被自动续费”的第二笔费用了。刚收到扣费通知时,妮妮并不清楚自己为啥被扣费,经过一番操作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她之前订阅的视频类APP连续包月会员到期,平台自动续费了。

随着越来越多APP上的优质内容只为会员提供,很多消费者不得不选择订阅APP会员,但现实中像妮妮这样“被自动续费”的人并不少。

“2023年底,为了追一部电视剧,我花0.1元在某视频平台开通了7天的VIP会员。”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消费者李女士告诉记者,没想到后来VIP会员被自动续费到了今年6月。

李女士说,7天会员到期后,该平台自动续费29元,延长一个季度的会员权益;今年3月13日,该平台再次自动续费68元。“7天的会员服务到期后,我就没再打开过这个视频软件,无意间查看付款记录才知道自己一直在交钱。”李女士说。

由于李女士在扣款前未曾收到任何显著提醒,最终,她通过与该平台人工客服协商,索回68元。李女士直言,虽然最终成功退回一部分费用,但找退订入口、与客服沟通的过程占用了她二三个小时的时间。

不少消费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的竟被自动续费长达几年时间。一位网友表示,其父亲在视频网站被自动续费4年,支出近千元。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自动续费的投诉多达15万条,音视频软件、办公软件等是重灾区。

更有甚者,在APP上根本没有类似提示,而是在用户选择连续包月扫码付费后会直接自动跳转至“开通自动扣费”界面,相当于付了费就是签了自动续费的合约。

此外,不少商家提供仅有会员能够享受的增值服务,并且可能第一个月的费用才仅需1元,但前提是要求消费者授权开启自动续费。这种业务模式看似属于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你情我愿”,但商家往往并不在自动续费时提醒消费者注意,更有甚者选择隐藏退订通道,这无疑属于侵害了条例明确规定的“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退订提醒十分隐蔽

退订时,消费者们也遭遇到了不告知或隐蔽告知的问题。有消费者表示,自己以为会在短信中收到扣费提醒,或者至少在两种不同渠道收到类似提醒,但实际上,APP会挑选消费者可能完全注意不到的方式进行告知。

比如,夸克网盘的续费协议中写道:“服务期限届满前向您以发送短信或站内信或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送连续包服务续费提示,如果您不对该信息进行确认,或所回复确认之信息未尽符合夸克网盘的系统要求,则夸克网盘有权视您委托夸克网盘通过您默认的支付方式继续获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迅雷会在扣费前五日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邮件、应用内通知等形式提示用户;而芒果TV则表示会“在发起续费前五日通过会员频道及站内消息两个明显位置主动向用户发送自动续费提醒”,爱奇艺、百度文库等APP大都说法类似。

有不少消费者认为,这些平台方并未真正尽到责任将信息通知到位,应用内通知并不合理。身处互联网时代,大量APP作为各种便捷应用服务涌入人们的生活中,一旦将应用删除或推送消息太多,一不小心就会错过提醒。

建立统一的“退订标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建议取消强制自动续费,由用户自主选择是否自动续费。此外,应用商店和平台还要增强审核责任意识,建立统一的退订服务行业标准。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崔丽丽也认为,平台应该针对自动续费问题形成标准流程,使退订和购买享有同等的信息透明度和操作便利性。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廖爱云律师表示,平台应提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关于这个显著方式,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对等的原则,例如平台经营过程中常用的重要信息发布渠道,在邀约订单时醒目、便捷地展示渠道,也应该在扣费提醒时以同等的方式采用。例如有平台采用弹窗的形式邀约订单,那么其同样应该以弹窗的形式提示消费者即将续费事宜。

不少受访者认为,有了明确的法规,有助于简化消费者维权的程序,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消费者在遇到自动续费问题时能够更容易维护自身权益。在他们看来,加强自动续费监管治理,有助于确保消费者明确知晓自动续费条款,避免因为不清楚或误导性的自动续费而产生负担,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也可以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强制自动续费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在立法层面明确经营者的法定义务之外,还需要在执法层面严格执法,规范商家的信息服务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试图规避现行立法实施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