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配置价值凸显红利基金逆势走强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新“国九条”在上周发布,资本市场或迎来新的改革契机。

对权益市场而言,红利资产有望迎合内容关于强调现金分红提法的要求,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投资人关注。而就此前公募FOF的配置情况来看,也有不少红利类基金被其纳入重仓基金的组合当中,未来或跟随时代产生共振效应。

近日,市场连续调整也能看到,随着红利指数的逆势上涨,一些红利基金因表现出色而受到机构青睐。

今年以来,红利基金超七成实现正收益。同时,超七成产品规模不足10亿元,小小的体量展现不俗的潜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红利基金共计131只,年内平均收益率为3.55%,收益率中位数为5.83%,有95只实现正收益,占比73%。从规模来看,红利基金平均规模11亿元,不足5亿元规模的红利基金共有77只;超过50亿元规模的红利基金仅有3只。

“红利”是指公司的分红,基金经理通过“红利策略”,基于公司分红的历史和潜力来选择股票,通常寻找那些定期支付高额股息的公司。业内人士表示,多数情况下,高股息公司每年稳健的分红能力往往意味着这类公司具备相对成熟的经营水平和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充足的现金流也意味着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这是红利资产在资产质地层面的内在逻辑。

记者认为,红利策略产品持久占优主要在于红利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股息收入这一相对稳定的收益来源,具有低估值、分红较高、业绩相对稳定的特性。当前,投资者对稳健型资产的配置需求不断增长,红利资产提供的分红收益可以形成一定的安全壁垒,业绩表现稳定具备较高的吸引力。

部分红利基金被FOF重仓

上周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强调“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强调“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对分红不积极的公司进行限制。

随后沪深交易所发布相应征求意见稿,细化了相应落实措施并对配套业务规则进行了修订。其中针对现金分红监管:

一是对分红不达标采取强约束措施,重点是将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的情形;

二是积极推动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两大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综合考虑未分配利润、当期业绩等因素确定分红频次,并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增加分红频次,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

随着分红重磅政策出炉及落地,是否意味着“红利时代”到来?国信证券研报分析指出,新“国九条”发布,“红利+”迎来长期估值重塑。申万宏源研报则分析指出,高股息正在成为一种思潮,而管理层推动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与市场偏好(规模体量较大的底仓资产),公司治理优化趋势(高质量治理、高质量回报、高质量并购)共振,或是下一波趋势行情的线索。

事实上,2024年国企央企外延成长,可能是“中特估”强化的重要看点。而科技企业通过并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外延正常弹性恢复,也是“哑铃型策略”通过两端分散投资,以平衡风险和回报。

就目前公募FOF的配置情况来看,也有不少基金在最新公布的财报中披露,重仓的基金当中含有红利类基金。以上周业绩突出的国泰民安养老2040三年为例,基金去年四季度末持仓显示,重仓金鹰红利价值C、创金合信红利低波C等多只红利类基金。

红利指数逆势上涨

Choice数据显示,中证红利指数自年初以来一直表现出色,以9.75%的涨幅大幅跑赢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等宽基指数。

水涨船高,布局红利资产的基金也表现出色。截至4月10日,市场中名字带有“红利”字眼的主动型权益类基金共有105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今年以来平均收益达1.8%,而同期全市场主动型权益类基金的平均收益为-3.37%。

红利指数基金的表现更为抢眼。截至4月10日,市场中共有90只红利指数基金,今年以来只有2只基金收益为负,平均回报高达6.56%,有多只基金的净值一度刷新历史新高或逼近历史最高点。近20只基金净值涨幅超过10%,易方达中证红利低波动ETF、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A、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分别以12.71%、12.18%和11.88%的净值涨幅位居前三名。

受益于出色的业绩表现,多只红利主题基金持续吸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景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易方达中证红利ETF今年以来分别获得25.47亿份、18.83亿份和13.01亿份的净申购。

资金大量涌入之下,红利策略这一赛道是否已经拥挤?对此,中欧基金基金经理王培表示,从中长期回报的周期位置来看,当前红利策略3年期收益仍低于历史均值水平,还未出现过热的迹象。从宏观场景的适配度来看,中期内低利率环境大概率会得到延续,这对于高股息风格是利好因素,因此高股息红利策略在中期维度仍然占优。

“拉长时间维度来看,即便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红利指数也展现出较好的复利回报。从2005年开始,中证红利回报远远跑赢中长期纯债指数。因此,红利投资并不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投资理念,而是最近两年的业绩表现更为优异。”鹏华基金稳定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范晶伟认为,目前红利静态股息率以及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比价仍处在历史高位,红利指数整体并未出现泡沫化迹象。

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刚表示,近期指数高位横盘,市场风险偏好或有反复,低风险偏好环境更有利于高股息资产。从长期来看,高股息资产可以作为对冲利率下行的品种,叠加今年央企国企市值管理提振市场信心,企业加大分红的动力增强,红利策略仍有配置价值,操作上可逢低布局。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