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冬明
公募基金一季报日前披露完毕。在A股权益类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同时,债券基金凭借稳健回报赢得市场欢迎,为公募基金行业撑起门面。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债券基金资产规模在一季度增长了3300多亿元,总规模超过9万亿元,环比增幅约为3.8%。
用债券基金的增长,对冲权益基金的缩水,最终实现总规模增长,这是不少基金公司在股市低迷期的生存之道。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在一季度末总资产规模(不含货币基金)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南方基金和汇添富基金两家公司的权益类(含QDII)资产规模季度环比均下降,但凭借固收类基金的良好表现,总资产规模却实现了上升。
相比之下,产品线单一全部为市场权益基金的中庚基金公司,受到股市持续低迷的拖累,业绩和规模双双走低,这种权益产品的特色之路会越走越窄。
根据天天基金网、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一季度末,中庚基金在管产品有6只,管理资产总规模为250.44亿元,行业排名104名。这6只基金全部为投资中国市场的权益类基金。单纯看权益类基金(含QDII)资产规模,中庚基金排在行业第43名,处于行业前三分之一。
中庚基金优势即短板
从绝对排名看,作为成立于2015年的一家年轻基金公司,中庚基金的权益类资产规模表现不俗。2015年前后成立的汇安基金、苏新基金、中加基金、上银基金、鑫元基金和永赢基金等公司都未能进入行业前50。中庚基金不仅跑赢了同期可比公司,甚至还超过了一些老牌基金公司,如2003年成立的海富通(权益类资产规模为227.46亿元),距离第40位的国海富兰克林(权益类资产规模为263.32亿元)、第41位的中银基金(权益类资产规模为261.09亿元)差距也不远。
但是,在其他维度的资产规模排行中,就看不到中庚基金踪影,因为中庚基金不仅没有QDII、债券基金等类别,连货币基金这种基础款也没有。就像一般商业规律那样,产品线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弱。
今年一季度中庚基金管理资产规模250.44亿元,相比2023年四季度的303.63亿元,减少了53.19亿元,降幅18%。中庚基金旗下规模最大的基金——中庚价值领航混合一季度末规模为68.99亿元,另一只品牌基金——中庚小盘价值股票一季度末规模为44.49亿元,规模环比缩减均达到20%。
这两只基金均由中庚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丘栋荣直接管理。截至一季度末,丘栋荣在管规模为198.54亿元,环比减少约16%,相比2023年同期的320.13亿元,大幅缩水约38%。
此时,再看同期成立的可比基金公司,中庚基金单一产品线真是一把双刃剑。如上银基金公司,旗下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有40只,规模约为30亿元;债券型基金有38只,规模约为1279亿元;资产总规模(不含货币基金)1307.93亿元,排名全行业第34位,相比去年四季度增加了167.55亿元,增幅约15%。从规模和排名上,上银基金已经将中庚基金远远甩在后面。
丘栋荣近乎一个人在战斗
在风险难测的资本市场,股债双线布局通常要比单一权益产品走得更稳。投资者配置基金如此,基金公司管理运营亦如此。
中庚基金全部“押注”权益产品,基金经理其实只有3人,行业平均为18.84人,中庚基金在200只可比基金公司中排名155位。
3名基金经理管理6只基金,但在具体分配上很不均衡,丘栋荣一个人独自管理了四只基金,分别是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股票、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中庚小盘价值股票、中庚价值领航混合。此外,丘栋荣与吴承根合管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混合,陈涛独自管理中庚价值先锋基金。
丘栋荣一个人管理的资产规模,占中庚基金全部规模的近80%。在基金这个讲究团队作战的行业,中庚基金的品牌口碑和吸金能力,系于丘栋荣一身。
丘栋荣过去两年成功挖掘过煤炭股,一时名声大振被投资者追捧为顶流基金经理。从丘栋荣在管基金数据看,成立三年以上的基金均实现了正收益,且排名居前。但管理只有一年多的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股票,任职期回报率为-22.95%,排名同类型垫底。
近一年业绩表现不佳,可以部分归因为市场环境因素,但进一步挖掘数据后,记者发现中庚旗下基金的业绩波动高度趋同,特别是中庚价值领航、中庚小盘价值、中庚价值灵动的近一年和近六个月基金净值跌幅几乎一样。前两只基金由丘栋荣单独管理,基金表现趋同可以理解,但中庚价值灵动基金采用双基金经理制,趋同的表现只能说明仍然在复制丘栋荣的策略。
事实也是如此。从季报调仓数据可以发现,中庚基金存在明显的抱团持股现象,如中庚小盘价值一季报前十大重仓股中,赛腾股份、川仪股份、安图生物被3只中庚系基金同时作为前十大重仓股持有。
对于旗下基金投资思路和交易策略的高度趋同,中庚基金似乎并不认为是个大问题,反而是坚持理念的一种体现。中庚官网醒目位置有一段话,解释了自己的投资策略核心是坚持低估值。
与当下基金公司倡导多资产配置、多策略投研的主流思维不同,中庚基金选择了单一的低估值策略。为了赚取超额收益,中庚基金一季度重点增持了哪些低估值股票呢?根据季报数据看,主要买入的包括赛腾股份、绿叶制药、川仪股份、快手-W、越秀地产、保利地产等。从股价走势看,这些重仓股表现并不突出,特别是两只地产股还在近期创出新低。
在价值派看来,下跌会让股票变得更便宜,低估值是超额收益的来源。但趋势交易者则认为,持续下跌本身就证明股票缺乏价值。对于房地产股票的估价,集中体现了这两大流派观点的对立。
但就像丘栋荣在2024年一季报中所言,“在转型、债务、地缘等充满挑战的背景下,经济或市场非稳态,当前的权益资产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像地产等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股,在新的市场环境和产业变化下,究竟是不是被低估,悲观情绪能否以更高风险溢价补偿,补偿式上涨何时能够发生,都是未知数。
等待的过程,对基金经理是一种煎熬,对投资者何尝不是?对于只有权益产品且产品高度雷同的中庚基金,投资者无法通过基金转换,将资金阶段性转向债基、货基等其他品类以调整风险水平。面对持续下滑的净值表现,中庚基金的持有人是该选择陪伴还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