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日前,山东省专利代理行业协会第三届一次会员大会暨改选换届大会在济南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监事会。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当选副会长单位,这是多年来全省专利代理行业和社会各界对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高度认可。
2015年3月,同为“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的山东众成仁和律师事务所与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合并成立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总部位于山东济南,为省直律师事务所,在山东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泰安、威海、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和北京、上海、西藏仁布等地设立分所,在韩国设立海外分所,与港澳优秀律师事务所合作设立联营律师事务所,与知名高校、机构等联合发起设立多家应用型民非法律研究机构。
作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法律服务机构、中国知名律师事务所,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现有合伙人300余人、律师及员工1000余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名列《亚洲法律杂志》(ALB)发布的“中国规模律师事务所20强”和“亚洲规模律师事务所50强”。
近日,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中心正式成立,其致力于知识产权全链条法律服务,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流程,形成了成熟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产品。未来,该中心将秉持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继续吸纳储备专业人才,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专业法律服务。
【典型案例一】
员工离职“顺走”商业秘密
三被告连带赔偿1500万元
山东某发酵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氨基酸、味精、黄原胶等产品的多元化企业,自主研发的黄原胶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包括黄原胶《发酵工段工艺操作规程》中的一级种子罐运行参数和一、二级种子罐实消参数;黄原胶《提取工段工艺操作规程》中的压榨机设备参数和管束干燥机设备参数;黄原胶《化验工段过程检测操作规程》中的耐酸检测的实验方法、工业级水合速度测定方法、D值测定方法、A值(成品中酶活性)测定方法和黄原胶淀粉酶(A值)测定方法等9个技术信息。
为保护技术成果,该发酵公司制定了《保密工作实施办法》《保密室制度》《黄原胶车间保密制度》等,明确了黄原胶生产工艺流程保密范围,包括上述9个技术信息秘密点,将黄原胶生产技术列为“绝密级”,并向公司职工公布了保密规定。
1994年7月,张某入职该发酵公司,先后担任公司黄原胶车间工段长、副主任,掌握了黄原胶生产技术秘密,并与该发酵公司签订保密协议。2011年10月,张某在未辞职的情况下,就与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某联系换工作,担任某生物科技公司旗下的新疆某有限责任公司黄原胶生产线经理,年薪30万元。2011年11月,张某从某生物科技公司领到第一个月工资。2011年12月31日,张某从该发酵公司辞职。2012年6月,张某将黄原胶生产技术披露给某生物科技公司。
2014年底,该发酵公司以商业秘密被侵犯为由,委托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团队律师将新疆某公司、某生物科技公司、张某告上法庭,本案历经两次发回重审。
经鉴定,该发酵公司的黄原胶生产技术具有23个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该技术信息均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取,具有实用性和价值性。该发酵公司凭借该生产技术生产黄原胶产品,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该发酵公司采取保密措施,将该生产技术列为“绝密级”予以保护。该发酵公司的做法符合法律对商业秘密的要求,属于商业秘密,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对这起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新疆某公司、某生物科技公司、张某连带赔偿该发酵公司经济损失1500万元。
【典型案例二】
员工离职携商业秘密“另起炉灶”
4名被告人获刑被告单位判处罚金
某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技术国际领先,在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多年前,该智能设备公司相关人员离职后“另起炉灶”成立公司,并大量使用该智能设备公司的商业秘密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由于无需投入巨额科研经费,这些同质化产品价格非常低廉,占据了巨大市场份额,导致该智能设备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利润严重受损。
该智能设备公司发现商业秘密被侵犯后,选择报案,并委托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团队律师维权。值得庆幸的是,该智能设备公司非常重视商业秘密管理,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保密制度,且与员工签订了保密协议,采取了保密措施。这起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经过10余次开庭审理,法院认定该智能设备公司经济损失达2000余万元。
本案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到一审宣判历时4年,近日,被告单位某机械设备公司被判处罚金,4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至有期徒刑2年不等的刑罚。该判决结果打击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提升了权利人自主创新的驱动力。
律师提醒,商业秘密维权案件尤其是商业秘密刑事维权案件,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极强的法律运用实务经验,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高度重视对商业秘密的管理,加强相关体系建设,做好“防贼”措施,同时要做好存证工作,做好“抓贼”准备,便于日后维权。
【热点解析】
如何构建企业的技术资产
——高质量专利打造篇
哪些专利技术需要进行高价值专利打造?是不是只有比较“牛”的技术或产品价值高的技术才需要?答案当然不是,只要涉及重要产品、未来市场走向和短板突围的技术,即只要认为重要、有用的技术,都有必要进行高价值专利打造。
高价值专利打造的目的是在维权时能够胜诉,能够遏制竞争对手实施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的前提是专利能够授权,侵权比对时能够认定构成侵权,在面对无效挑战时能够保持稳定,使竞争对手难以规避。也就是说要从授权、无效宣告和专利侵权诉讼三个不同阶段,分别从专利申请文件共同和不同的要求出发,把可专利技术打造成能授权、保得住、打得赢、难规避的高价值专利。
打造高价值专利首先要进行专利布局,传统意义上的专利布局通常包括时间和空间布局。专利保护具有地域性,在中国申请授权的专利,无法要求美国的专利保护;专利保护具有时效性,发明专利的保护时效是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时效是10年、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时效是15年,为了尽可能延长专利技术所涉产品的保护时效,可以将发明点通过相关技术点的不同时期分别申请专利,实现延长保护时效的目的。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专利布局,高价值专利布局还包括四个层面的布局:
一是可专利技术的权利类型布局。在可专利技术中哪些适合通过保密措施形成商业秘密,哪些适合申请专利;在外观设计中,如何选择可能涉及的著作权、商标、包装装潢……通过保护类型的布局,可以做到权利人的权益最大化。
二是专利发明点的挖掘。首先,找到可专利技术中的发明点,再与现有技术准确划界,即精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其次,针对多个发明点的可专利技术,通过排列发明点,形成专利申请发明点的最优组合。
三是专利类型的选择与布局。发明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者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例如,从保护时效看,发明专利的保护时效最长;从实际维度看,实用新型专利具有稳定性高、授权快等特点;从维权角度看,外观专利具有取证容易、是否构成侵权容易判断等优点。根据专利类型的不同特点,在申请专利之初就应以维权为目的,选择专利类型与布局,从而更有效地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既能及时获得保护,维护市场自由度,又能获得较长的专利保护期。
四是专利申请的架构布局。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中,针对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不同特点及复审、无效中对权利要求修改的限定,提前进行架构设计,以便给授权和应对无效挑战保留充足的修改时间,提高授权成功概率和专利稳定性。同时,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应以侵权比对原则和实操作为指引。在专利申请撰写中应避免因撰写不当或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清、多余技术特征进入权利要求等情况导致维权瑕疵,降低竞争对手规避专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