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A02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私募运作迎“行动指南”机构完善内控体系建设

4月3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正式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以下简称《运作指引》),自8月1日起施行。

《运作指引》广泛吸纳市场意见,将私募证券基金最低存续规模降低至500万元,明确长期低于500万元规模的基金应当停止申购;停止申购后连续120个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仍低于500万元的,应当进入清算程序。

完善私募行业制度供给

近年来,私募证券基金行业发展迅速,在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提高市场定价效率、增强资本市场韧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4年3月末,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8300余家,管理私募证券基金9.2万只,规模近5万亿元,已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目前,管理规模前400家私募证券机构占行业管理规模比例近80%,管理规模后2000家私募证券机构占行业管理规模比例仅约0.15%,行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部分机构背离“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基本属性,投资运作缺乏必要约束,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利于市场稳定运行。鉴于此,有必要加强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在募集环节,《运作指引》从适当性匹配、产品宣传等角度聚焦保护投资者利益。黑翼资产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运作指引》要求私募证券基金强化投资者适当性要求,投资者风险评级不得低于基金风险等级,这有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同时,《运作指引》要求私募证券基金规范信息披露,限制小规模和短期业绩产品宣传推介,这有助于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业绩,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在投资运作环节,《运作指引》从组合投资、杠杆比例等角度出发,鼓励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采取更长远的投资视角,降低风险的积累,减少投机行为。

需持续提高风控合规水平

《运作指引》为私募证券基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建议私募证券机构从两个方面完善自身能力。

其一,完善内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私募证券机构应继续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确保各项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和合规操作达到行业最佳实践标准。特别是在市场投资和企业经营方面,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和应对机制,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应变能力。基金管理人应坚持受人之托、勤勉尽职的原则,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其二,清晰认识自身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与作用,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私募证券机构应清晰认识到自己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角色,以更高标准规范自身行为,确保所有交易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道德标准,以此为市场的稳定和长期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通过强化自律机制和提升透明度,行业可以更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增强投资者保护,从而支持资本市场的整体稳定与成熟。据《证券日报》 作者:昌校宇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