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恒指十连涨后再续新高神秘买家来自日本?

全球主要市场市盈率水平对比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4月26日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冬明

连跌三年的港股市场,终于站起来了。4月22日起,恒生指数连续上涨十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近15%,创2018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经过两个交易日的短暂调整后,恒指再度走出三连阳。

在恒指连续上涨的十个交易日中,连续六个交易日收阳线,实属罕见。

记者手动复盘后发现,2018年1月16日,恒生指数曾连续七个交易日上涨,三个交易日后创33484.08历史最高点,其后转入熊市。

2020年12月29日—2021年2月17日,恒生指数在熊市反弹的两波上涨中,出现过三次五连阳,累计涨幅均在6%左右。

三路“聪明钱”抄底抢筹

恒生指数在低位启动逼空上涨,无疑是有增量资金集中入场扫货。这些抄底的“聪明钱”哪儿来的?

记者认为,至少有两路抄底大军可以确定。

一是抛售日股的国际资本。日经225指数3月25日见顶41087.8点,然后一路下跌。这期间港股市场开始筑底。4月22日,恒生指数跳空高开启动本轮行情,前一个交易日日经225指数大跌2.26%,创近一月新低。

据EPFR(新兴组合研究数据)统计,2月中旬开始,日本和印度股市的外资净流入规模开始见顶回落,港股净流出规模开始缩减。压倒了日股,翘起了港股。其余亚太市场,如越南等股市节奏与日本股市相似,港股市场在近一个月中,可谓是一枝独秀。

通常,亚太市场在海外机构持仓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日元急剧贬值的风险由日本股市向其他市场传递,这会促使海外机构逢高卖出日本等股市资产,转而增持尚在低位的港股市场。

二是南下的本土机构。南向资金在恒生指数持续上涨的这个交易周内累计净买入102.89亿港元,已连续净流入20个交易日。

根据Wind数据,今年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仓位由去年四季度的8.7%升至9.3%。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近1900亿元,今年2月以来,南向资金几乎每个交易日都在净流入。

此外,一位机构圈好友还向记者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角度。近期,美国联邦政府27年来首次修订官方表格中的族裔分类方式,对亚裔再细分原国籍。这个《亚裔细分法案》可能导致部分美籍华人担忧自己的资产安全,于是把资金搬到了港股市场。

第三点无法考证,但前两者的资金体量和买入力度,已经足以发动一轮行情。

短期超买,中长期利好未充分兑现

问题来了,资金为什么抢筹港股?上涨有持续性吗?同样讲三点:

一是足够便宜。从全球范围看,近三年港股表现可以说全球垫底,周边市场都在涨,偏偏港股不涨,这就形成了洼地。从近十年数据看,纳指、标普、日经225等都位于历史最高水平的约80%分位,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则处于约20%分位,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可以说最便宜。

经过多年下跌,恒生指数股息率已经达到约4%,高居近十年最高水平的约90%分位。从市盈率和股息率两个指标看,港股的确够便宜了。

二是比较优势。只有股价和市盈率便宜还不够,过去三年港股持续下跌,机构唱多港股的理由主要也是便宜,但港股偏偏不涨,因为时机不到。

现在做多港股的时机比以往更好。首先是美股和日本为首的亚太股市,都在历史高位进入调整,多年不涨的港股真正具备了安全性和性价比。其次,中国一季度GDP增长5.3%,取得较为明显的增长,明显降低了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担忧。2021年将恒大评级下调至卖出的空头之王UBS瑞银,最近转向积极看多,将香港股票评级上调至超配,并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股正是近期推动恒指上行的重要力量。

大空头UBS转向,看多理由包括中国政府政策发力、中国杠杆低于美日当年情景,地产供需可能在明年反转。当我们还在担心经济复苏持续性时,外资机构已经唱多做多了。

三是潜在资金。港股市场潜在增量资金较多,根据中金公司统计,目前公募基金对港股市场配置比重处于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公募基金整体对于港股的低配状态还没有变化。根据EPFR数据,3月份亚太基金对日本股市配置比重约为45%,而对港股只有5%左右。日本股市如果进一步下跌,预计会推动外资进一步流向港股。

分析至此,港股中期运行逻辑就很明确了,外看日本和亚太其他股市表现,风险越大,港股避险价值越高;内看中国经济复苏力度,力度越强,港股价值修复空间越大。

至于短期,需要注意超买压力。Wind数据显示,当前恒生指数超买程度已创2023年1月以来新高。恒生指数在19000点区域面临月线长期下降通道压力。

相关链接

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近一周涨幅数据,筛选出以下三只港股主题基金。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一季报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腾讯、美团、快手、网易、京东,个股占比均超过10%,是一只持仓集中度很高的基金,可以看成一只恒生科技指数的增强基金,适合上涨市中博弹性。

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这是一只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标准型指数基金,持仓与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相仿,但单只个股权重均不超过10%,适合跟踪指数获得市场平均收益。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QDII:该基金投资港股市场创新药公司,前五大重仓股分别是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石药集团、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权重分布比较均衡。港股创新药行业严重超跌,该基金单位净值已经跌到不足0.4元。但从盘面看,抄底资金主攻方向是金融、地产和互联网科技,创新药行业属于跟风上涨。该基金适合获取补涨收益。

(提示:投资有风险,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依据。)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