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智能化”、瞄准“年轻化”的车企似乎有点“失算”了。最新调查显示,最近两年内,支撑起车市的主要购车人群,并不是“Z世代”(Z世代指1996年—2010年出生的人),而是主要年龄层在35—54岁的家庭事业双“丰收”的“70后”“80后”的中青年“大叔阿姨”们。记者留意到,“年轻化”一直是过去十多年中国车市的主旋律,让部分车企滋生了惯性造车与营销思维,部分品牌因此错失抢占市场的良机。有机构分析指出,当前中青年群体依然是整车企业的“蓝海”市场,透视出车市消费升级的趋势,配合当前以旧换新政策,成为车企做大市场蛋糕的机会。
“大叔阿姨”才是实力买家
“2014—2023年,中国车市的平均购车年龄由32周岁升至40周岁,中位年龄由31周岁升至38周岁,中国车市正处于中青年消费时代,成为广大车企做大市场的核心课题。”以上数据,来自易车研究院近期发布的调查报告。报告还指出,截至2024年初,“80后”的整体年龄在35—45岁,成为购车的主力。近几年,中青年购车群体强势崛起,在终端销量突破1000万辆,市占率已经突破50%。
近年来车企间在营销端的竞争愈演愈烈,并纷纷探索更加贴近“Z世代”的营销方式,但收效甚微。“尤其在新能源浪潮下,有多个新品牌推出的新车,都在设计、定位和营销上极力讨好‘Z世代’消费者,但‘Z世代’群体的购车能力并不高,这也是导致新车卖不动或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车行业分析师申强指出,如近年被边缘化的爱驰、拜腾、合创等就没有成功以年轻化打开市场。
记者查阅前四个月汽车销量最好的车型品类和增速最快的车型发现,适合家庭出行的大空间MPV、SUV成为车企主要营收来源。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4月,SUV销量持续呈两位数增长。4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6.5%、68%和69.6%。在迅猛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售价30万元—40万元的车型占比非常高,今年前四个月同比增幅更高达60%。购买以上车型的主力群体,正是35—54岁有过硬购买力的“70后”“80后”的“大叔阿姨”们。
“‘Z世代’撑不起中国车市,要指望中青年人群和女性人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30岁以上的青年、中年人口数量庞大,约有3.3亿人,占据了34%的财富。这一群体对车辆的换购需求大,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换车、购车。当前各地与企业正大力推进以旧换新落地,正匹配这些“实力买家”的需求。
重塑车市消费结构
“汽车市场在中青年群体的购车需求下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崔东树指出,尤其是“70后”,一直是我国主力消费人群。业内人士指出,中青年消费群体主要需求是消费升级,车企可在营销上搭配“以旧换新”深挖消费潜力。
易车研究院报告还指出,在未来预购车型当中,三排六七座车型占比大幅提升;同时,虽然2023年已购车的中青年群体选择仍以燃油车为主,但下一步预购车型已经纷纷转向电动车和节能车(含HEV)。这预示着中青年主导的车市在未来几年内,将存在剧烈的内部结构演变。
不止如此,崔东树还指出,在未来的车市发展中,女性消费者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独立购买汽车。调研显示,2014—2023年,车市的中年女性终端销量占比由30%多升至40%多,男女占比势均力敌,2023年中年女性车市终端销量逼近500万辆,男性逼近700万辆。
业内人士指出,中青年女性购车特征凸显高端化与电动化,而且中青年女性的车市基本成型。在这方面,比亚迪已经快狠准切入女性车市,助推其销量。
多款车型讨好中年人
据数据显示,对于直播卖车、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新鲜名词,中青年群体接受程度非常高。有业内人士观点认为,未来十多年,中年化仍是中国车市的主旋律,“大叔与阿姨”将携手重塑中国车市。
记者留意到,近三年,有车企加速推进“多品牌战略”,即针对中青年这个主力购车群体,来构建用户型精细化造车模式。如埃安推出的昊铂品牌、比亚迪推出的仰望品牌,针对更有实力、心理年龄“年轻”的中青年购买群体;蔚来将推出的第二品牌主打家庭用户、第三品牌主打个性化针对女性。
此外,业内还指出,“年轻化”的提法并没有问题,但其实“年轻化”不应以年龄划分,这三个字代表的其实是一种消费心态,是心理年龄上的年轻化。同时,车企在“年轻化”的营销和设计上,切忌用力过猛,与中青年买家划分界限,不然得不偿失。据《广州日报》 作者: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