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山东发布首批223家“好品山东”品牌名单

青岛27项“好品”榜上有名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昨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好品山东”建设主要内容、推进情况及下一步打算,发布第一批223家“好品山东”品牌,其中青岛市有27个品牌上榜。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质量强省办主任侯成君表示,“好品山东”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是山东省产品、工程、服务品牌整体形象的代表。2021年2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文件,全面谋划和推进“好品山东”品牌建设。

到2025年竞争力居全国区域品牌前列

“好品山东”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程。在建设总体要求方面,构建全链条生态发展培育支撑。围绕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提出构建品牌体系,强化品牌的系统性、完整性、层次性;提出打造标准体系,引领品牌的前瞻性、规范性、统一性;提出夯实技术支撑,展现品牌的创造力、引领力、带动力;提出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促进品牌的资源整合力、要素配置效率、质量竞争力;提出创新评价体制,保障品牌的公平性、公信力、参与度;提出做好宣传推广,确保品牌的运营力、传播力、市场竞争力。

在建设任务目标方面,提出了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到2025年“好品山东”竞争力位居全国区域品牌前列;中期目标是,到2030年“好品山东”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品牌。根据总体任务目标,提出了“好品山东”品牌体系、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等重点领域的量化目标,分领域、分行业,按批次推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第一批“好品山东”从中国质量奖、山东省省长质量奖企业和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从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老字号、地理标志等存量品牌中,突出质量、创新、品牌、效益及绿色发展等评价指标,遴选产生14类223家“好品山东”品牌。这些品牌具有质量水平高、社会知名度高、市场影响力大的特点,体现了“好品山东”的核心内涵,展现了群众舌尖上的、日常消费的“好品山东”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成果。

健全扎牢“好品山东”建设四梁八柱

侯成君介绍,为推进“好品山东”建设这项系统性工程,下一步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完善“好品山东”制度体系。制定《“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培育管理办法》,出台《“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企业自我声明管理办法》的配套文件,健全扎牢“好品山东”建设四梁八柱。

二是做好“好品山东”品牌遴选。落实《“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推进方案》,依据对存量品牌申报主体的资格审查和专家评审情况,第二批与“好客山东”相结合,重点遴选服务类“好品山东”品牌,拉动夏季旅游业发展。同时,依据“好品山东”评价系列标准,继续做好“好品山东”存量品牌和新增品牌的遴选,彰显“好品山东”品牌的系统性、完整性、层次性。

三是开展“好品山东”动态管理。指导主管部门和属地开展“好品山东”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好品山东”动态管理机制。

四是加强“好品山东”品牌保护。规范“好品山东”形象标识使用,与“好品山东”品牌主体签订“好品山东”标识使用授权书。开展“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保护研究,搭建追溯防伪数据库,实现“好品山东”企业及产品“一品一码”防伪管理。

五是总结“好品山东”建设经验。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汇报,争取把“好品山东”纳入国家品牌建设体系。开展“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竞争力研究,总结“好品山东”建设经验,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举办“好品山东”建设高端论坛,把“好品山东”品牌树立起来、传播出去,使“好品山东”成为我省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相关链接

首批“好品山东”品牌是怎么选出来的?

首批发布的“好品山东”品牌是怎样遴选出来的?昨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质量强省办主任侯成君说,首批“好品山东”品牌的遴选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组织推荐。按照《“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推进方案》和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安排,质量强省办向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及16市质量工作议事协调机构等单位下发了《关于推荐“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的通知》,从其现有存量品牌中推荐“好品山东”品牌。共收到1160家有效申报主体的申报材料。

资格审查。质量强省办委托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用中心、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围绕社会信用、产品监督抽查情况对申报主体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申报主体进入专家评审环节。

专家评审。按照老字号、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区域、地理标志等类别进行分组,专家委员依据“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评价细则及原品牌评定标准等,围绕申报主体的成立时间、经营状况及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产品特色、品牌文化等情况进行评审。

名单初选。第一批“好品山东”面向制造业、消费品、农产品领域遴选。依据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消费品分类与代码》《农产品分类与代码》,充分考虑考虑新旧动能转换成果和消费品、农产品的覆盖面,按主营产品进行分类,遴选了第一批14类“好品山东”初选品牌。同类产品品牌遴选时,选取了专家评分高、推荐率高、社会知名度高、品牌影响力大的企业。

征求意见。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初选名单产生后,网信、发展改革、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税务等部门,结合部门职能给予了严格审查,并给予了反馈意见。汇总各单位反馈情况,并报省政府审定,产生第一批223家“好品山东”品牌,展现群众舌尖上的、日常消费的“好品山东”,展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成果。

本报综合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